【民笔论政】受限检测 大局为重

2021-01-27 00:00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把封区的做法譬喻为走钢线,指出太早封会被指扰民,太迟封又会被批后知后觉,要取得平衡并不容易。他这种说法不止适用于形容封区,也适用于形容全港性的防疫抗疫措施。立法会上星期进行了《施政报告》致谢动议辩论,多位议员的发言都提到疫情,笔者也不例外。我在发言中谈到如果政府的防疫措施太紧会影响商业活动,太松又会令疫情反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那就唯有以大局为重,以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采取果断措施去把疫情压下去。

封区检测的做法无可厚非,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无视佐敦一带不断出现确诊个案的现实。限制该区的居民活动,并对他们进行强制检测以找出潜在隐形患者,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当然,如何让受影响的市民安心度过受限强检这段时间、今次封区的范围是否足够、是不是应该把范围划得更大、做得更彻底,这些问题都值得有关部门研究。笔者相信,政府吸取第一次的经验后,如有必要再做类似的封区检测行动,可以做得更畅顺、更彻底。

然而,一些媒体和反对派人士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夸大了封区的影响,拿派杯面等事情来炒作,又故意歪曲政府没有预先通知,把明明是正确的做法说成不对。笔者当天便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贴出了一帧照片,显示了政府向居民所派发的物资,有水果、罐头、通心粉等食品,分量足够一个人一、两天食用,并非谣言所说的只有一个杯面。当然,如果有些市民不是在那里居住,没有厨房可以煮食,派发这类物资未必合适。如要再封区,下次可以派发多些即食的食品,方便受影响市民食用。

至于有人批评没有对封区作出预先通知,又或所谓绕过区议会,这种说法是颠倒是非。未正式封区前数小时已有人「收到风」闻风而逃,尚且令检测行动打了折扣;假如进一步提早通知时间,也许到封区时已十室九空了,哪将怎样检测呢?抗疫措施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政策,必须同时间竞赛。事实上,美国就是因为上届特朗普政府轻视疫情,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确诊个案数以万计,死亡人数比二战更多,为美国带来史无前例的灾难。防疫措施宁可严仅一点,总胜过「佛系」抗疫。既然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市民亦应该积极配合,令社区尽快清零,大家才有望恢复正常生活。

陈克勤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