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安稳度过2021 抗疫还需兼顾民生

2021-01-12 00:00

踏入二〇二一年,香港人最常听到的新年愿望是平安健康,生活早日回复正常。去年,香港疫情不断反覆,一波比一波严重,市民看不到曙光。今天,虽然疫苗已经面世,但专家普遍认为,疫苗要广泛接种达到群体免疫效果,可能要去到二〇二一年底。但若社会经济持续停摆,香港难再苦撑十二个月,市民的新年愿望也会再次落空。特区政府有必要吸取二〇二〇年的经验和教训,改善防疫策略,让社会经济在疫情阴霾下,尽量正常运行,在此,政府有四大原则性问题要留意。

首先,政府要订下清晰的抗疫目标及策略。尽快「清零」的确是当务之急,但「清零」不是抗疫的终极目标。政府的持续性目标,应该是有任何新增确诊出现时,可以及时扑灭,严防零星新症变成爆发,杜绝第五波的出现。要达到此目的,政府要认真做好三件事:第一,长期确保充裕的检测容量、追踪能力,和隔离设施。一旦出现零星本地确诊,便能够快速隔离出事的小区及群组,大规模检测密切接触者;确保本地新增个案基本都能追查到源头。第二,严防从外输入,闭环隔离措施严格执行的同时,也要从不间断检视本地的防疫漏洞。第三,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确保确诊者可及时入院治疗。

以上三项措施相信起码要维持到今年年底,所以必然需要投入更多财政和人力资源,政府不应该对成本效益有过多的疑虑。疫情长期有效受控,把经济停摆的影响降到最低,已是最大成本效益的体现。二〇二〇年前三季本港GDP同比下降超过百分之七,GDP日均损失五点五亿。本个财政年度,政府投入总计不少于三千二百亿元抗疫及救经济,即日均投入逾八亿元。

可见疫情带来的日均损失动辄逾十亿元。如果有效的防疫措施可以避免限聚令收紧一星期或一个月,已产生巨大成本效益。

既然抗疫是持久战,政府的抗疫政策,必须全盘考虑到对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是把抗疫放在民生的对立面。中小企业倒闭,小商家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基层劳工开工不足,市民生活陷入困境,身心疲惫,这些也会造成公共衞生问题。

抗疫措施对七百五十万市民影响至深,所以政府必须广泛吸取意见。传染病专家的意见固然关键,但公共衞生牵涉的范围不止于传染病,更要顾及全港不同市民生活所需。政府务必从多角度审视抗疫措施的各个细节,包括不同行业的商户及雇员的实际困难,务求把抗疫措施对民生不必要的冲击减到最小。

限聚措施的推行绝对不能粗枝大叶,而要精准投放。政府希望市民多些留在家中,原意没有错,但以尽量关闭各种设施令市民没有地方去,既扰民也不科学。

今天出现的怪现象,就是相对可以有效监控社交距离的海滩、烧烤场、游乐场及康体设施全面封闭,变相令到很多市民涌去挤逼的行山径,密封的商场,个别人气商店甚至水泄不通。花市分散在十五个户外场地,以封闭式管理,相对容易有效监控。取消后,市民拥往花墟及其他零散设施,风险会否不减反增?

另外,食肆限两人一枱及禁晚市,令到市民在家或私人场所聚餐,人数不受任何监控,社交距离真空。可见「一刀切」的严苛措施,不但无助抗疫,更有可能适得其反。

香港居住环境异常狭窄,市民不愿意长期屈在蜗居,我们也不应该用「抗疫疲劳」这个标签归咎市民缺乏纪律及耐性。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检讨政策,重新开放部分低风险户外设施,达至分流效果,但同时加强执行社交距离措施,让市民可以有限度安全外出。

至于食肆及低风险的室内设施,例如戏院、美容院等,更有逼切需要仔细审视各种限制的必要性,尽快放宽。

政府有必要调整思维。不要让粗放性的行政措施令到商户及雇员作出无谓牺牲。政府应采取「可以救一家企业就救一家。可以救一个行业就救一个」和「没有必要关闭的设施就不关闭」的态度。「可以关的便关」的思维绝不可取。

谋生是市民最基本的需要和权利。政府绝不能够长期和反覆地褫夺这项权利,让市民堕入困境。所以,限聚令之下每一项限制商户合法经营的措施,都要有充分科学的理据,也要在非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行使,否则便应尽快撤回。这不是甚么「体谅」或「善政」的表现,更不是「从宽」或「恩赐」,只是还原市民的谋生权利。

思路研究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