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发两「神器」 伴嫦五奔月采土壤

2020-12-0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嫦娥五号探测器本月二日首次收集月球土壤样本,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取得月壤的国家。执行这项关键任务的月球表土采样及封装仪器,正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经过超过七年的开发及测试,这两件「港产神器」不但达致抗高温、零污染的高要求,还能够因应月球复杂地貌,自动凿开大块月壤,把样本准确地放入样本罐中,属全球独创。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容启亮昨日忆述,仍显得既兴奋又紧张,「这次任务十分复杂,环环相扣,任何细节出现微细错误,便会令此前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费。」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月壤送返地球。科研人员为此精心设计了两种「采土」模式:钻取和表取。钻取是通过空心钻杆,钻到月球表面两米深以下,得到深层样品的层理资讯。表取就是采用机械臂末端固定铲挖型采样器,进行表层和次表层月壤采集。钻取和表取的样本数量分别为零点五公斤及一点五公斤。载着两公斤珍贵月壤的「宝瓶」,目前正随着嫦娥五号飞行器返回地球,预计下周在内蒙古降落,为中国航天史写下新一页。

十二月一日,嫦娥五号平稳着陆月球后,随即开展为期两天的月面采样工作。由理工大学研发的表取装置,正式上场。「我们要通宵监测装置运作的各项数据,稍有异样,必须立即纠正及处理。」理大教授容启亮昨日忆述。

表取装置包含两个采样器,分别用作采集松散及黏性样本;两个近摄相机;一套「初级装封系统」,用于以密封并保存样本于容器中。整套装置由超过四百件工件组合而成,由不同材料如钛合金、铝合金及不锈钢等所制造,以减低重量,同时坚硬耐磨,能抵受严峻的太空环境。

嫦娥五号是人类相隔四十多年来首个在月球采样的探测器,此次着陆的月球「风暴洋」地区更是从未探测过的「处女地」。理大团队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及预计探测器落月时的环境及土壤状况,以此来设计及优化表取仪器,小至一块小铁片,都有它的功用。例如专门采样松散土壤的采集器(甲),采样器闭合时会产生震动及冲击,能甩走多馀的碎片、凿开大块的月壤,此设计属全球独创。月样密封保存系统也有匠心设计,锁罐前会扫走溢出罐口的月壤,确保罐盖能妥善关好。

容启亮说:「由于『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在面向太阳的一方运作,月面温度可高达摄氏一百一十度。我们设计这套创新的系统时必须考虑周详,以便能够在极高温下运作,并须抵受太空穿梭期间及月面的极端环境。」

十二月二日晚十点,经过十九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表采样,并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六日,上升器已成功与返回器交会对接,意味着载着珍贵月壤的「宝瓶」正式踏上归途,本月中旬将返抵地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