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对问题教案「不出声」 违教师专业要求

2020-11-13 00:00

本报日前独家披露,九龙塘宣道小学被指散播「港独」讯息的教案全文,除了教育局曾披露大篇幅讲解香港民族党、要求学生政治表态外,教案亦错误表述政府没有取缔三合会、以偏概全曲解历史,内容曝光后令社会公论之馀,小学校长亦认同个案严重足以取消教师注册。这份一般人都不难认定有问题的教案,从设计、施教以至事后校内调查,均未曾内部检讨,有违常理。

除了设计教案的教师被取消注册外,教育局亦书面谴责校长及副校长,而三名任教生活教育科的教师,亦同遭书面警告。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日前在立法会会议上指,学校管理层未有效监管校本课程内容,而其他教师收到问题教案「不作声」,未向管理层反映及作出补救,有违专业,故此各自须为失职而负责,绝非「株连」或「连坐」。

简称「T标准」的教师专业标准参照,其中一条是「敬业乐群的典范」,指出教师应是积极反思的教育工作者,参与有效的专业协作和监察,让学校充分发展集体专业力,促进校内的反思文化。然而在今次个案,相关教师收到问题教案没有作为,甚至课程大纲把「让学生认识香港民族党和港独思潮的由来」列为学习目标,校内调查亦不认为教案涉及「播独」,对教师没有问责。

随着教案全文曝光,政治敏感性不足、个别教师失误等辩解,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实际是学校对教案抱持不作为,最终酿成大祸。教师团队互相提点、共同备课是专业要求,这种协作文化并非「举报」,纠错旨在避免教案对学生有负面影响,为教学专业而负责,否则见到教案显然错误却不作为,最终受害只是学生。

学界有意见认为,今次个案与私校问责文化有别官津学校有关,毕竟后者资源来自公帑,接受政府监督;然而私校资源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学校理论上是向家长问责,但家长作为消费者,往往是高度认同学校理念,始为子女报读。校方既得到家长的无限信任,加上行政与财政更自主,往往因家长没意见,便以为无事大吉,面对问题不以为然,没有问责文化,机制亦形同虚设。

教师工作不仅是教好一堂课,无论是课程发展、校内反思,均是基本的专业要求,涉事学校应痛定思痛,建立反思与问责文化,始是正面的态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