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nap Shot】海滨规划 疫情下的反思
2020-10-17 00:00疫情肆虐本港已近九个月,期间不少市民停工停学,或者在家上课和工作;放假又不能离港旅行。虽然不少活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但市民依然难忍长期抗疫被困在家之苦。到疫情稍为缓和,一到假日,便纷纷走到离岛和郊野公园去,尽情享受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为的就是多做运动,或是舒缓压力,使身心更健康。有人更笑言,郊野公园的人潮比铜锣湾旺角还要多。由此可见,在疫情下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并没有减退。
不过,因为疫情,政府管理的球场海滩都变成游人止步了。虽然维港两岸的海滨没有关闭,但新落成的海滨公共空间却开放无期。卑路乍湾海滨长廊第二期,有空地有草坪,还有遮荫避雨亭和公共洗手间。相关工程四月已完成,但因为配合防疫措施,至今仍然未能向公众开放。
在疫情下,政府关闭户外场地,原因自然是防止市民聚集,以免违反限聚令。但除非当局限制所有市民都要关在室内不能外出,把部分市民常到的公共空间关闭只会减少户外活动的地方,变相令其他开放空间更挤逼。此举亦与降低人群密度的原则互相矛盾,要保持社交距离亦更形困难。
事实是,海滨空地,面向维港,相对于城市内被高楼大厦围绕的公园,视野和景观都较广阔开扬,阳光亦较充沛。空间广阔之馀,也没有汽车污染,空气也较清新。
七月底,第三波疫情爆发,政府决定增强抗疫措施,更禁止所有食肆提供堂食服务。出外工作的人在那里用餐?诚然是一大问题。
明显地,在户外用餐便成为这些市民的唯一选择。
那一天,笔者在午饭时间来到北角海滨,发现不少市民在长廊上的长椅上吃着外卖饭盒。长椅旁边没有桌子,海滨食客只好把饭盒扛在大腿上,或放在身旁弯着身子进食。笔者看着这个情景,心里想:「如果我们的海滨有桌子多好。市民可以『企企理理』的吃个饭。另外,在家工作的也可以来到海滨,一面看着大海,一面用电脑工作啊!」
一些旧式的公园,也有提供桌椅让人下棋。我们的维港海滨,应该设置更多的桌子让人在户外用餐和工作。另外,也应多建让游人可以遮荫挡雨的地方。碰巧我们的期间项目要添置新装置,海港办事处便立刻在坐椅旁边加了几张桌子,让市民可以更舒适地进食。长远来说,海滨也可增加更多的露天食肆。
除此之外,持久不退的疫情,亦逐渐提醒市民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笔者认为,海滨规划设计得宜,也可成为推动健康城市的一项重要元素。
海滨长廊,除了是公共空间供人休憩活动外,还扮演了城市通道的角色。连绵不绝的海滨长廊,自东至西把城市各区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没有汽车污染的行人专用通道,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环境。今天,市民可从石塘嘴,经过西营盘上环和中环沿海滨步行至湾仔会展;又可从尖沙嘴步行至红磡。日后的启德海滨更可让单车行驶。在疫情下,市民出行都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挤逼的交通工具。因此,景观辽阔、空气清新和环境安全的海滨,若能妥善地与内陆的行人道路网络连接,便可以成为市民徒步和骑单车出行的一个极佳选择。
海滨事务委员会与海港办事处,会继续积极进行连接海滨的工作,为推动健康城市设计尽一分力。
吴永顺(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
http://avincentng.blogspot.hk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