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良莠不齐疑「发示威财」

2020-09-22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一部智能手机、一支自拍神棍,网络媒体记者纷纷走上示威现场进行直播,惟网媒引发的乱象备受公众关注,本报深入访查,发现一些自称网媒以零成本招募义务记者,惟获聘者良莠不齐,有人声称协助被捕者支付保释金,但收取网民捐款后涉嫌中饱私囊,也有网媒负责人兼营怀疑非法「白牌车」生意,更违反承诺,没有把部分收入捐助「手足」,被质疑假借「支援运动」名义「发示威财」,事件更引发网媒内讧和分裂,成为网民笑话。

网媒「全民记者」男记者今年五月十日直播旺角示威期间,以猥亵言语评论女警身材;「深学媒体」同日派出十二岁男童采访尖沙嘴海港城示威,被质疑非法雇用童工。网媒乱象丛生,本报记者经搜集资料统计,发现若撇除主流新闻媒体及网媒,加上大学网络媒体,有派员采访示威活动的本地网媒有五十四家,当中约九成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翻看有关片段更发现,近半报道夹杂粗言秽语。

每次示威场面,镜头前出现大批穿上黄背心的「记者」及义务急救员,当警方行动期间,很多时会遭到「黄背心」群众阻碍执勤,甚至令场面变得紧张,警方为厘清真正记者身分会进行截查,发现当中不少是来自非主流的网媒及学生记者。

翻查网媒创立日期,有三十九家在去年六月爆发反修例示威后成立,占整体五十四家网媒的七成二,当中逾九成没有注册公司,也没有公开办公地址。另外,该批网媒缺乏广告收入,当中十四家公开呼吁「课金」,其中「社X媒体」公布四月份收支状况,显示约三万一千元收入来自捐款,扣除开支后利润二万二千多元。

网媒招揽义务记者以小本经营,翻阅过往招募广告,发现多数分文不付,或要求获聘记者承担营运开支,很多亦不设学历、经验和年龄要求,本报记者以十四岁少年身分发讯息应徵十多家网媒,有负责人表明欢迎中学生加入,又说义工记者因工受伤没有保险赔偿,「如果无钱(治疗),帮你搞众筹!」

网媒另一乱象是涉「发示威财」,今年五月底成立的一家网媒社交专页,管理员J同时涉嫌经营电召「白牌车」业务,更被人指责违反承诺,没将部分收益支援「手足」,遭不少人质疑「食人血馒头」。

由于不满J疑以「撑手足」名义牟私利,多名记者近日要求他交出社交专页帐号和密码,并交还部分收入,但被拒及关闭专页,有关记者不久另设同名网媒。本报昨通过新专页发讯息查询,至截稿前未获回覆。

另外,曾任职一家所谓新闻台的男记者,去年十一月十七日理工大学示威者与警方对峙时进行直播,表示两名同事被捕,并提供个人银行帐户,呼吁观众「课金」协助两人保释,不少人随即捐助,其后两人「踢保」,强调无收取款项,怀疑有人自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