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通识课本修订 证送审机制必要

2020-08-28 00:00

通识教育科教科书以往毋须送审,内容偏颇误导,甚至资料有误,时有所闻。教育局以「专业谘询服务」让出版社「自愿送审」,随着课本的修订勘误表陆续曝光,传媒连日以放大镜审视修订前后有何分别,甚至质疑为「政治审查」,但程尚达听闻前线教师却反应正面,皆因今次「自愿送审」重新审视课本内容,书商始肯把争议内容逐一订正,认同长远有需要纳入送审机制。

以往当局以该科着重议题探究,不建议使用教科书为由,对该科课本是否送审,采取放任态度,各家出版社为迎合师生课堂教学的需要,加上核心科目必修必考,市场需求大于选修科目,在毋须送审下成为各大书商兵家必争的战场,甚至为测试市场反应,在行文取材较为激烈,比如把嘘国歌及提倡港独形容为「战斗」、把中国军舰在南海驱逐菲律宾渔船,与「六四事件」的「坦克人」类比等。

上述争议内容早于两年前,大部分出版社为改版推出样书时,已被前线教师质疑陈述不恰当,惟书商以内文已呼吁学生要「易地而处」为由拒绝删改,事实上,仔细留意书单,便可留意学校选书时,各单元往往出自不同出版社,显示教师对书商课本质素参差,不会照单全收的态度。这些内容拖到今年「自愿送审」后始作修订,不管是当局专家团队纠误,抑或书商自行改动,显然把课本纳入送审机制,才能确保课本质素。

教科书对学生是教材与学习材料,虽不能奉为金科玉律,至少是知识启蒙,内容既要严谨正确,铺陈观点不应有所渲染立场,否则无异于误人子弟。况且近年社会矛盾加剧,教科书「出事」连累到学校及教师被投诉,随时影响教席,以往教师回馈、媒体审查,均难以纠正课本内容,个别出版商把毋须送审视同不具约束的编辑自主,任由作者自行解读课程大纲,在社会热点议题的讨论时,亦欠缺政治敏感度,无疑于把问题推卸给学校与前线教师。

教育局讲明「专业谘询服务」,为日后通识教育科课本纳入送审机制铺路,意味当局将为课本内容把关,出版社以往「盲头乌蝇」出版该科课本,亦更认真看待不同课题的描述,引导学生从不同面相剖析社会议题,相信较只着眼于点算删改了多少处,更为务实。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