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ICT课程新课纲出炉 编程必修课时倍增
2020-08-12 00:00
今次是继一六年后,该科再作课程修订。在必修部分,「基本程式编写概念」重整为「计算思维与程式编写」,课时倍增至四十八小时,取代现时占五十二小时的「资讯处理」,成为课时最多的单元,涵盖问题建构和分析、算法设计、程式开发、程式测试及除错;至于「资讯处理」将浓缩至三十七小时,包括「办公室自动化软件的运用」及「资讯演示」的大部分课题,因初中课程已有涉猎而删去,仅保留试算表与数据库。
「资讯及通讯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课时大幅减至八小时,现时的远程通勤、沉迷互联网等议题被删,新课纲更强调健康及道德议题,并加入「科技创新」新课题,介绍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扩增实境与虚拟实境,课纲列明学生应有实作经验。原属选修部分的「网上威胁及保安」课题,将纳入必修单元「互联网及其应用」讲授,该单元课时由二十二小时增至三十七小时。
选修部分现时四选一安排,将重新整合为「数据库」、「网络应用程式开发」、「算法与程式编写」选项,学生须三选二,各选项的理论部分均被删减。其中「网络应用程式开发」新增「网络服务与实施」内容,涵盖基本网络实施,包括建立家用或临时网络,利用联网电脑及工作站共用档案、打印机、互联网连接等资源。现行课程的多媒体制作课题,将会完全删减。新课纲将于二二/二三学年起中四逐级实施,二五年起在中学文凭试生效。
资讯科技教育领袖协会主席黄健威笑言,资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课程如跟不上,「再教就会教历史」,认同课程修订更重视编程能力与逻辑思维,但不讳言课程较现时艰深,「以往有学生觉得教得太浅而不选修,相信新课纲更吸引『发烧友』,但对于编程能力较弱的同学,恐怕会艰深,选修人数可能减少。」他期望当局加强教师培训与教学配套,初中及小学课程设计,能与高中课程连贯;日后研究把机械人编程列为高中选修内容,以贴近学生兴趣与升学需要。
政府发展编程教育,期望在高小阶段开始扎根,教育局早前同时公布《计算思维—编程教育:小学课程补充文件》,修订了学习元素,包括精简「计算思维的实践」范畴的学习内容,并重整内容结构,凸显包括抽象化、算法、自动化等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将于新学年起实施。
补充文件主要调整「学习元素」,内容结构将会重整,包括通过使用图像或表格表达算法及格局图样,学习「抽象化」概念;辨别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包括算法设计、程序编写等基本概念;加入「连接实物建构系统」的学习元素,包括运用感测器和执行器与环境进行互动、控制及运作意识远程监控系统。同时删减「计算的连系」和「应用和影响」,并精简「计算思维的实践」范畴的学习内容。
文件保留原有的两种建议实施模式,即通过校本课程和跨科协作的主题式教学,在高小阶段推行编程教育。校本方式可灵活设计时间表,以涵盖相关内容,如在一学期每周提供一个连堂的双课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跨科协作则是采用主题式教学,涵盖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技能。课时安排上,建议学校安排每级十至十四小时教授编程。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