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nap Shot】先驳通再优化 北角区建东岸公园

2020-05-23 00:00

为了尽快让市民享用维港海滨公共空间,海滨事务委员会近年致力推动「先驳通、再优化」策略(Incremental Approach),先把各段海滨连接成连绵不绝的长廊,再陆续加入优化设施;又或者把海滨长廊工程分阶段完成,把临海部分率先开放给市民享用。

在「先驳通、再优化」的策略下,湾仔北会展至添马公园段可以提早十五个月开放;虽然有关工程第二期现时仍在进行中,但今天市民已经可以享用海滨,跑步钓鱼,欣赏期间限定的艺术作品和节日装置。更重要的是,市民可从湾仔会展沿海滨一直步行到西区,全长四点五公里。该段海滨开放后,深受跑步爱好者欢迎。

会展西面已驳通到西环,哪东面又如何?早前笔者已在本栏介绍了会展至湾仔码头和铜锣湾避风塘的两段海滨设计。日前,海滨事务委员会港岛区海滨发展专责小组举行会议,讨论湾仔北至北角的另外两个短期海滨优化项目。两个项目,分别位处湾仔前货物装卸区,及天后及炮台山的新填海用地。

《湾仔北及北角海滨城市设计研究》把因应兴建中环湾仔绕道所需的填海用地及相邻海滨土地,规划出五个主题区,自西至东分别是庆典主题区、码头广场主题区、水上活动主题区、避风塘主题区及东岸公园主题区。五个项目都包括在去年政府预留专项拨款六十亿元的长远优化海滨计画当中,相关的详细设计亦会逐步进行。由于长远计画落实需时,在「先开放、再优化」的策略下,我们将以临时海滨长廊的模式,以简单快捷的方法尽早开放给市民享用。

先说东岸公园段。有关用地其实属于中环湾仔绕道东面出口接驳东区走廊的工程范围。按照传统做法,工程完成后,负责该工程的路政署会把平整后的土地交回地政署,然后再交由康文署再聘用建筑署或其他顾问设计海滨公园,再展开公园工程,完成后才开放给市民。过程程序繁复,牵涉部门多,且需时甚长。

我们建议的做法,就是既然公园用地需要平整,不如加点心思,做些简单基本的园景美化及海滨设施,工程完成后便立刻可以开放让市民享用。虽然这种模式因为预算有限,只能提供简约的海滨空间,但好处是够快速,省却了繁复重叠的程序。这个做法能够落实,实在有赖发展局海港事务处与不同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维港海滨,每段都有不同的特色。东岸临时海滨公园长一百五十米,将设有草地,游乐和休憩设施,可供市民进行多元化的活动。草地上有遮荫亭,也会预留近入口的地方供美食车停泊。设计者亦会把东区走廊桥下的柱子美化,为空间增添色彩和趣味。

东岸公园最独特之处,是拥有一道与海岸线成垂直线的防坡堤。防坡提自南至北由海岸伸出海港,全长一百七十二米,二百七十度海景,东面见日出,西面见日落,必会是游人欣赏维港景致自拍打卡的热点。我们更计画透过设计比赛,在海滨设置一个富有特色、可于海上观赏的维多利亚港标志,及提供特色座椅等。

笔者参与海滨工作多年经验中,发现海滨堤岸设计对海滨空间的可塑性和亲水性息息相关。在香港,垂直的堤岸要加栏杆以保障长廊使用者的安全,但倘若海堤是斜坡式或梯级式的,便减少了地面与水面的高低差距,适合做没有栏杆的设计,增加临海公共空间的亲水性。东岸公园的防坡堤,堤岸属斜坡式,设计者便以可躺可坐的长椅代替栏杆,让来看日出日落的游人在最少遮挡下欣赏维港风景。

吴永顺(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

http://avincentng.blogspot.hk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