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十年无翻新 138所占总数17%

2019-11-2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审计署最新一份《审计报告》,指食环署管理近八百所公厕,由建筑署负责的翻新计画中,截至八月有八十四所公厕工程尚未完成,当中逾一半获得拨款四至八年时间,其中一宗更纳入计画八年,但翻新工作仍在进行。另外,一百三十八所公厕过去十年无纳入翻新计画,包括二十九所使用率高的公厕,其中有二十所超过十二年至十八年没有翻新。审计署认为,本港公厕现时不乏改善空间,须因应公厕的使用率和状况,为公厕编订纳入翻新计画的优先次序。 

资料显示,在自〇〇年起推行的公厕翻新计画下,食环署每年会筛选特定数目的公厕进行翻新工程。审计署发表新一份审计报告,指截至今年六月,食环署管理的七百九十八所公厕中,有一百三十八所在过去十年并没有纳入翻新计画,即总数约一成七,当中逾两成为使用率高的公厕,即约二十九所。

食环署表示,使用率和整体状况向来是公厕纳入翻新计画的主要准则,署方留意到在优化公厕翻新计画下,政府会增拨约六亿元以供进行公厕翻新工程。审计署认为,食环署需要联同建筑署,因应公厕的使用率和状况,为公厕编订纳入翻新计画的优先次序。食环署署长和建筑署署长同意审计署的建议。

文件指,食环署管理的公厕遍布全港,主要位于交通设施、旅游景点和任何可能会有人群聚集或人流多的地方,大部分公厕为独立式建筑物。审计署认为,现时不乏改善空间,例如就食环署的《公厕手册》载有男女厕格比例应为一比二的一般指引,惟审计署发现,截至今年六月,有逾五成公厕男女厕格比例不符合指引,往往女厕厕格少于比例要求下的数目。审计署认为,食环署需要在谘询建筑署后采取措施,在切实可行范围内符合食环署指引所订的男女厕格比例规定。

审计署同时认为,公厕仍有多项地方可改善,例如需要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早把旱厕改为冲水式厕所、设置畅通易达而无分性别的厕所,以及要检讨于公厕运用科技的成效,并继续加强使用科技定期评估和检讨公厕的使用率。

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表示,建议政府可引入第三方监察机制,如顾问公司或地区人士,参与监察承办商的表现,并由第三方提供改善公厕服务及管理方面的建议,参考境外地区做法,引入现场评分制度或调查,让当局易于监察有关公厕是否维持应有的服务水平。他续称,建议政府增加公厕的设施,如引入智能科技,计算及监察公厕使用量状况,以便适时纳入为优化公厕翻新计画的名单上,同时亦为公厕消耗品,如厕纸、洗手液,订定衞生标准,并加强监察确保承办商会适时补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