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面對孩子講大話唔使鬧 只需要這種繪本就幫到手

更新時間:04:00 2022-07-21
發佈時間:04:00 2022-07-21

講大話,真的這麼大件事嗎?其實當孩子開始懂得說話,父母可能很快就會發現他們懂得說謊!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個研究,幼兒由大約兩歲起就可能會說謊(大約 20%);到四歲,會說謊的比例會升至90%;而到十二歲,差不多所有孩子都會說謊!究竟,孩子為甚麼年紀少少就會說謊?而父母又可以怎樣減少孩子說謊的情況呢?

 

年紀少少講大話有原因

1. 活在想像世界

孩子在大約十八至二十四個月開始,就會出現想像遊戲(Fantasy Play),他們可能會出現「想像朋友」或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可是,他們的認知發展卻未能分辨出現實及想像世界,因此在向父母表達時,可能會予人「講大話」的想法。

2. 害怕承擔後果

當然,孩子也可能因為害怕要承擔做錯事的後果而選擇說謊。例如明明是孩子把地方弄髒了,卻推說是其他人做,希望藉此避開被懲罰的後果。或者,在較年長的孩子身上,我們會看到因為「保護別人,例如朋友、兄弟姐妹等」而出現說謊的現象。

3. 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也可能會透過說謊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例如媽媽問道:「你今天吃過雪糕沒有?」孩子可能會答「沒有」,為的只是能多吃一次!

 

糾正講大話方法:利用繪本

父母要明白,想像遊戲是孩子必經的認知發展階段。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想像遊戲或對話,父母也可以一起參與,並透過想像遊戲,教導孩子應有的生活技能、價值觀等。例如在遊戲中,假想朋友傷心了,父母可以展示出應有的安慰、關心行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也可以利用繪本故事來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但在選擇繪本及故事的時候,父母要留意不要使用「反面教材」的故事。研究發現,反面教材的故事如《狼來了》及《小木偶奇遇記》等,並不能減少幼兒說謊的比率;反之,正面的故事,如《華盛頓砍櫻桃樹》,勇於承認自己過錯的故事,就能夠減少孩子的說謊行為。

 

父母反應成解決關鍵

另外,當孩子闖了禍時,父母也應該留意自己的反應。如果反應過大,孩子也會較可能因為害怕後果而選擇說謊。再者,當事情已經發生了,父母也要留意自己的問題,例如:「是誰做的?」(這個問題你不知道答案嗎?)、「為甚麼你要這樣做?」(這個重要嗎?難度跟你說「我貪玩」你就不懲罰孩子嗎?)這些問題都聚焦過去,已成事實,孩子無法改變,害怕父母責罰也屬正常。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的句式:過去(事情的發生)、現在(自己的心情)、將來(解決方法)以作互動,例如「我見到BB倒瀉了牛奶落地(過去),依家媽媽好唔開心(現在), 你想想可以怎樣處理 (將來)?」過程中,孩子可能仍然會說謊,例如說:「不是我,是爸爸啦!」你可以溫柔提醒:「我不是想追咎誰,而只是想請你跟我一起想出解決方法。」過程中不需要指責孩子說謊,只需要將重點放在解決方法上,慢慢讓孩子習慣你的新方法,之後,孩子說謊的誘因就會大大減低了。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

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

【親子育兒】懲罰唔等於要鬧 4步驟教你正向管教更有效果

親子Life|控制點

親子Life|提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