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Life|控制點

更新時間:03:00 2022-07-07
發佈時間:03:00 2022-07-07

心理學裏有個理論名為「控制點」,簡單來說,即是人們認為某個行為是取決於內部控制(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還是外部控制(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外部控制意指人們認為導致結果的原因是外在因素,即不能接受個人控制的因素,例如測驗題目太深、老師沒有教過、天氣、運氣等。

內部控制指導致結果的原因屬內在因素,很多時候可以被人們控制,但也有例外情況,例如努力、能力等,聰明、智慧也屬內在因素,卻較難控制。

成功歸因外部控制?
大家或者發現一些很奇怪的現象,例如人們傾向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外部控制,例如「佢好彩啫!」、「咁啱市場有呢個需要!」等,卻把他人的失敗歸因於內部控制,例如「佢蠢啫!」、「佢自己攞嚟!」等。

反之,自己的成功則歸功於內部控制,例如自己聰明、努力;失敗則歸因於外部控制,例如「試卷出得太深!」、「老師都未教!」等,總之「龍門任你搬」!

研究怎樣說?
研究發現人們,慣常傾向以內部或外部控制,解釋結果或自己的行為,傾向談及外部控制的人,大多自認為無法改變事情,自己也多處於被動的狀態。

反之,傾向以內部控制作為解釋的人,通常認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力改變事情或達到目標。

研究也發現,傾向相信內部控制的人有較高自尊感、自我效能及自我評價等,工作滿意度、表現也較好。

父母怎樣做?
很多時候,孩子面對失敗時可能傾向以外在因素為自己開脫,例如測驗不合格,他們可能會說:「試卷太難」、「沒有教過」等,父母先不用生氣,也不用辯解,可以將說話重點帶回內部控制便解決了,例如「我明白試卷可能有點難,假如你知道下次測驗的題目同樣很難的話,你可以怎樣做呢?」。

又或者「可能老師出題目時,會加入一些未教過的內容,以測試同學的水平。這樣的話,下次你可以怎樣做呢?」

過程中,大家要記得不是在跟孩子參與辯論比賽,也不需要「橫向比較」,例如「如果測驗題目太難,為甚麼有同學可以拿高分呢?」這樣只會令討論變成爭拗,也可能導致「他們聰明但我蠢嘛!」的結論。

家長要做的是,在言談間讓孩子意識到原來自己也可以掌控事情發展的。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
親子Life|提升動機

親子Life|發掘孩子的強項

親子Life|咆哮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