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活動見證孩子成長】歷奇媽媽張秀儀 活動的見證:孩子找到人生舞台

更新時間:11:51 2021-05-17
發佈時間:07:00 2021-05-17

張秀儀(Cindy)開辦歷奇體驗活動,並著有親子育兒書,多次獲邀出席育兒教養講座。在歷奇體驗活動中,她見證着參加學員的成長故事,確信孩子各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只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與支持,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綻放自己的舞台。


張秀儀曾在學校擔任教學助理,但發覺自己想更多接觸學生和做啟發性的工作,而非行政工作,毅然辭職從事公司培訓。因以往曾參加歷奇活動覺得好玩,於是開辦歷奇體驗活動,希望透過活動為孩子提升自我價值、社交技能及建立成功感。


根深抵固難改變
張秀儀從事親子教育工作,源於她以往從事公司培訓的經驗。「那時候接觸很多管理層,他們參加課程都是想改善人際關係,突破事業瓶頸或離開舒適區(Comfort Zone)。他們參加培訓初期都覺有用,到最後卻又打回原形,發覺很多行為取向,尤其思維模式,根深抵固很難改變。」


「就像所謂的『冰山理論』,看到的只是行為表象,不改的是底層原因。很多的原因是童年時形成,像小時候父母無心的一句話或給予的壓力,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影響,不只影響着他一人,還會影響着他身邊所有人,包括員工同事、朋友伴侶和下一代。我想辦體驗式活動是希望推廣親子教育,從孩子小時候起作改變。」


父母也要有同理心
她開辦的歷奇活動三分一為親子活動,所有活動舉辦前後更會有家長會,把活動想帶出的親子教育理念傳遞給父母;她又會把活動的所見所想寫成文章,其中一篇談到活動中有父母不滿孩子容易放棄,事實是父母沒耐性等待孩子,造成他怕被罵便早點放棄。


「活動中看到很多類似的個案,其實孩子各有各的天賦,只是未被發掘,很多時我說了出來,父母反問我:孩子真的是這樣嗎?」張秀儀認為親子教育是給孩子一個正面環境賴以成長外,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父母成長。


「我們有很多的親子活動例如爬樹,父母很多時在樹下指手劃腳,要孩子怎樣爬怎樣爬,我們會要求父母先爬;飛索亦是,父母先玩一次。當他們震過怕過,便會明白為何孩子站在上面飛出去的一刻會那樣害怕;我們做很多事都是想回歸到那份同理心。」


同理心,是現今教育界着力想培養孩子要擁有的品格,但張秀儀認為激發父母對孩子的同理心同樣重要。「能讓父母從孩子的能力和心態出發,想想孩子可做些甚麼,父母會否逼得他太緊;又或是否小看了他們,孩子都想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時,父母為何要看得他們那麼小。」


親子回憶愛的體驗
父母懂感同身受後,更重要是那份親子回憶。


「有次活動,媽媽畏高,但為了四歲兒子,硬着頭皮玩飛索,從樹上飛下來後,兒子請媽媽喝汽水,那汽水是兒子第一次喝,覺得特別好味,跟媽媽分享獎勵她,這是他們間愛的回憶。幾年後在街上碰到他們,他們仍記得這事。」


兒子的鼓勵是愛的力量,媽媽日後工作遇到任何事,會想到兒子的支持;對兒子來說,可支持媽媽,亦是愛的表現,可產生一份自信。


「參加很多心理和公司培訓課程,發現學員有恐懼不想離開舒適區或質疑自己時,導師會提醒他們有一個勇氣和力量的來源,而這來源往往是一個小時候被愛的回憶。」


愛的回億產生那份感覺,是推動人向前的力量,當有需要時這感覺會隨時出來,支撐着一個人有勇氣衝破一切。


「我們從體驗活動中為親子製造親子回憶,希望成為孩子長大後一個勇氣的來源,讓他們有被愛的感覺;一個人是否有勇敢就看他是否相信自己被愛,當人感覺被愛就有勇氣面對困難。」


放下既有的框架
張秀儀育有一子,今年兩歲。身為人母後,她更覺父母常不自覺給予自己和孩子太多的框架。「我們曾有一個任務是比賽吹氣球,有孩子嚷着想吹,但父母一句:你不懂吹,就不讓他吹。原因可能只是因為大人自覺,只有大人才可以把氣球吹大,小朋友一定做不到。」


很多的框架,沿於父母小時候的經歷,或約定俗成的觀念。「活動中剛好一名女孩跟一名男孩比賽,看誰可以最快完成繩索綫道,但仍未開始,女孩已說:我是女孩一定不會赢。這話讓我發現新世代都有類似的框架,影響着孩子的成長。」


自省讓自己進步
張秀儀一直學習如何打破框架。


兒子有次玩滑板車,被爸爸突然拿走說不准玩要回家,兒子立刻崩潰大哭起來,別的父母可能會認為兒子不聽話,但她那刻跟丈夫說:「想一想,將心比己,自己心愛的東西突然被搶走,那畫面也會很震憾,是否動作過分了?會否可以處理得更好?」


她現在更懂得去找出原因。「有了兒子,遇到他不停哭,我快將爆發,出現以往大人對待我的反應時,我會停一停,找個地方,安靜下來,想一想,從小孩的角度看,會有多些的體諒。」她甚至會把自己的育兒方法、兒子從中有何得着與進步,統統寫下每天作反省。


「當然要有反省能力,父母也要學習反省。反省不是只想自己那裏做得不夠好,亦可反省自己那裏做得好,鼓勵一下自己,因為這不夠好也是對自己的框架;不要對自己要求那麼高,有時候要休息一下,有足夠的休息,才能走更遠的路。」


學會表達情緒
跟小朋友多接觸,張秀儀發現他們很多時都不懂表達情緒,皆因父母也不懂。「會以為世上只有開心和不開心,但兩者之間還有很多不同的表達,如喜悅、平和、自信等;單單是不開心亦有很多種,如絕望、失望、沮喪、羞愧等。」


情緒不好時她會跟丈夫說明白,亦不介意讓兒子看到自己的不開心,並會透過表達情緒讓兒子學習表達。「有時他崩潰,我選擇等他冷靜後,再哄他,慢慢誘導他把感受和所需講出來。慢慢地,當我開心時,他亦懂得來哄一下我。」


有了兒子後,她製作了一本書,上面寫有很多描述情緒的字詞,「除了開心和不開心,中間還有甚麼的形容詞?我們大人有時都不知道,需要保持住學習。」


文:馮淑玲     圖:馮淑玲、受訪者提供


原文刊於2020101#541親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