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期 補健養生】回南天感覺懶洋洋 中醫教路食療助袪濕

其他
更新時間:12:43 2021-05-12
發佈時間:00:00 2021-05-13

回南天氣潮濕多雨,人顯得特別懶洋洋,尤其女士們體質關係,懶洋洋的感覺尤其重,故請教醫師有何袪濕方法。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指出:「天氣潮濕就是『外濕』的一種, 這時候稍有不留神便容易感受外濕,加上平日的不良飲食或生活習慣,特別是媽媽們都比較忙碌,精神壓力大,直接增加脾胃負擔,令其功能受損。當脾臟運化功能失調,不能將飲食物轉化成身體能吸收的營養物質,也不能將體內額外水濕排出體外,形成『內濕』。身體會出現困倦、身體臃腫、提不起勁、納差、胃脹、大便稀爛、眩暈頭痛等脾虛濕重症狀。」


祛濕醒神茶
故此,梁醫師特別推介祛濕醒神茶:陳皮二朮茶,為身體健脾化濕,利水消腫,趕走懶洋洋感覺。該茶飲的材料為陳皮6克、白朮9克、蒼朮6克。做法亦很簡單:將材料洗淨切細,放入保溫瓶,用沸水沖泡一次,再加入沸水,焗十五分鐘。梁醫師指,此茶可反覆沖泡至味淡,並連續喝一星期。


三道調理身體食療 抗潮濕天氣
除了茶療,梁醫師更指出,女士們還要配合少吃多餐的飲食習慣,「但千萬不要貪快而禁食,沒力氣,又怎能促進新陳代謝呢?最後於日常生活滲入適量簡單的帶氧運動,如多散步、慢跑、爬樓梯、甚至各種家務勞動等,有助身體祛濕。」而梁醫師提供媽咪們三道食療,助大家在這潮濕天氣調理身體。















食療1 冬瓜蝦米煮粉絲


材料:冬瓜300克、蝦米2湯匙、粉絲1扎、薑片3片、蒜頭1粒(切片)、雞湯1杯、生抽2湯匙、麻油1湯匙、胡椒粉適量。


做法:


1.蝦米及粉絲分別浸水至軟身及瀝乾,粉絲剪開數段;冬瓜去皮去瓤切條。


2.燒熱油鑊,加入薑片、蒜片及蝦米爆香。加入冬瓜條炒勻,加入雞湯煮至冬瓜及蝦米略為軟身。


3.加入粉絲,加入生抽,煮至粉絲軟身及吸收湯汁,加入麻油及胡椒粉拌勻即可。


梁醫師指出,「冬瓜有清熱祛暑、利水消痰的功效;而粉絲由於由綠豆製造,故可清熱解毒、消暑祛濕。」



食療2 芽菜韭菜炒海帶


材料:芽菜200克、韭菜50克、海帶乾5克、紅椒1/4個、日式鰹魚湯汁2湯匙、生抽半湯匙、糖1/2茶匙。


做法:


1.材料洗淨,海帶乾泡水10分鐘瀝乾備用,芽菜摘去尾部(或直接買銀芽);韭菜切段;紅椒切幼絲。


2.燒熱油鍋, 加入芽菜用大火快炒30秒,再加入海帶、韭菜、紅椒炒一會,加入生抽及糖炒勻即可。


梁醫師指出,芽菜的好處是助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而韭菜則能溫腎助陽、散瘀活血,對女士們均有裨益。



食療3 涼拌淮山紫洋蔥


材料:鮮淮山1段、紫洋蔥1/4個、紫菜絲適量、木魚花適量。


調味醬汁:生抽1茶匙、醋1湯匙、黃糖1/2茶匙、玫瑰花瓣少許。


做法:


1.鮮淮山去皮後切粗條;紫洋蔥切絲;調味醬汁拌勻備用。


2.燒滾一鍋水,加入鮮淮山灼15秒後撈起瀝乾,浸入冰水中一會後撈起瀝乾。紫洋蔥亦可浸在冰水中一會減少辛辣感。


3.鮮淮山上碟,加上紫洋蔥絲,淋上調味醬汁,灑上紫菜絲及木魚花即成。


注意:處理新鮮淮山宜戴手套,因為淮山黏液會刺激皮膚引致痕癢。


梁醫師指出,「淮山又名山藥,具補腎精、健脾胃、補肺氣的功效;而洋蔥則能祛風發汗、行氣化痰。」



 


整理:本刊記者


圖:星島圖片庫、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梁尹倩


梁尹倩(Cinci)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同時身兼兩子女之母一職。修畢美國佩柏戴恩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課程、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文大學針灸學理學碩士課程;並撰寫暢銷書籍《飲湯1-3》系列。


 




做適量運動如家務,有助身體祛濕。
做適量運動如家務,有助身體祛濕。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