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期 家教玩樂媽】沒有移民的香港孩子

其他
更新時間:03:45 2021-05-01
發佈時間:00:00 2021-04-29

很多香港孩子退學了;很多家庭移民了;他們大都不敢再對香港教育抱有希望。但再多的人離開,留下的孩子還有很多,不管甚麼原因,包括我兒子。我們家是幸運的,兒子沒有上主流學校;也沒有上國際學校,天天自主學習。上周,他在社區自由探索寵物街、想想竹可以怎樣搭棚、扮扮繪本故事的brown bear和朋友玩board game、泥漿混戰,一整天在家畫畫和自己聽故事MP3…… 明明就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做,很平凡不過的事,在今天的香港卻感到異常難得,簡直就像是世外桃源的教育夢。


父母可做的事
我也希望寫給沒辦法離開香港卻對主流教育失望的家長,我們不是沒有東西可以做的:


1.  讓孩子少讀教科書,多讀有生命力的書籍。 有生命力的好書才能發展成整全的好公民。


2.  多跟不同立場的人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背後的需要。


3.  善用網絡科技自主學習,讓孩子多用創意自學。Coding、MOOC、Khan、duolingo等等的,這個世代已經翻天覆地在轉變,掌握和散播資訊的不只是當權者,網上千千萬萬個平台讓孩子自學和學會批判思考。


4.  可以的話少一點上學(不能HomeSchool的話,也可以合理的家庭理由請事假),甚至自行創造Gap Year,打工換宿、遊歷世界。


5.  多點接觸甚至學習不同的語言;會多一種語言,接收的資訊和文化也就更廣闊。批判思考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自自然然就更廣闊了。這才會有機會令世界更加真誠和美好。


6.  家庭多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去作生活交流和對話,當我們站在比別人看得更廣闊的高山上,就是要更謙卑,對大部分受欺壓的人的感受和需要要更有同理心。


善用日常做有意義的事
有關跟孩子日常生活時間規劃的具體建議,我認為每個家庭的需要不一樣,很難代為設計,但是我可以公開我家的給大家作參考︰


我們家一大清早七時,兩名孩子便會起牀。大孩子自動自覺邊聽外語故事邊跟弟弟玩,我就去弄早餐;吃早餐時,會一起朗讀和討論一下聖經金句,之後我會和小兒子去買餸,大孩子在家洗碗和自己玩。


小兒子開始午睡時,我就會陪大兒子玩棋、看動畫、順着他的意願陪他玩任何他想玩 的東西和進行生活對話。之後一起做午飯,吃午飯時會說一個聖經故事。然後大兒子就會去社區學堂「愛童行學園」,我就會在家跟小兒子做家務、共讀繪本然後讓他午睡。


下午四點多大兒子回家後,會播放他們喜歡的音樂和今天早上看過的動畫音頻。輪着洗澡完後,就會一起吃晚餐。之後就是一起全家收拾玩具清潔好客廳的時間;再來就是輪流陪伴兩名孩子共讀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的繪本,還有一起祈禱,之後就讓他們各自關燈入睡。


教育是甚麼?教育就是在平凡裏用愛的堅持栽種孩子的成長。教育是農業,並非工業,就讓我們用這些平凡的生活時間表,靜待花開,某天你必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驚訝。


作者︰鄧家怡(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小島學園董事,過去到訪多個不同國家的學校學習創新教師培訓課程,並曾於中國地區發起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現為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