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期 STEM互動學堂】從骸骨入手 面容重組

其他
更新時間:21:32 2021-04-14
發佈時間:00:00 2021-04-15

不經不覺,我們已談了不同的身分鑑證的方法,這期我們談談面容重組。面容重組在身分鑑證方面絕不及DNA鑑證、指紋鑑證或牙齒鑑證來得普及,但也是其中一種鑑證的方法。


從骸骨中重塑面容
面容重組不及其他三種方法普及,主要是其科學客觀性不及DNA鑑證或指紋鑑證等方法。使用此方法的原因之一, 一般是發現死去多時的骸骨,由於屍體已全腐化,指紋、血液等已經不再存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以比較牙齒,但牙齒鑑證一般都是對屍體的身分已有所估計(如在大型災難中有某些港 人失蹤),才能派出牙醫法醫帶備相關的牙齒紀錄去 鑑證身分。


若是對骸骨身分一無所知,牙醫鑑證亦難以入手,這時就是面容重組發揮功效之時,所以面容重組較多用作失踪人口或查骸骨案時參考之用。面容重組是先將骸骨的頭骨3D數描,再以樹膠或3D打印列印頭骨,再按人類面容的不同部位肌肉的厚度為頭骨加上肌肉(泥膠等),以重塑屍體的原來面貌。 


更多用於考古工作
有關此技術在外國較為多用,但在香港也偶有使用。如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間發現的一宗半祼女屍骸骨,就以面容重組技術重組女屍的面容,以協助警方查案。較近期的在二○一二年十月,一宗發現五官不全的 亞裔男屍也經面容重組技術,以回復男子的原來面貌。


這種面容重組技術多由牙醫法醫、雕塑家、人類學家等對人類頭骨有較深認識的人來處理執行,當中自然牽涉主觀元素,所以不能百分百準確。但一般來說,可達六至八成的準確度,這對案件偵查方面已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在罪案中鑑證骸骨的身分外,面容重組更多用作考古之用。如著名的法老圖坦卡門之面貌,正是由其木乃伊經過面容重組技術重塑再以3D列印出來。其他木乃伊亦曾同樣以面容重組技術得以重塑面貌。


在經過多期淺談過鑑證科學,我們下期會來個總結,下期再談。 


文、圖:科學世界學術總監謝志庭、星島圖片庫




面容重組的過程。
面容重組的過程。
面容重組會由牙醫法醫或雕塑家來進行。
面容重組會由牙醫法醫或雕塑家來進行。
法老圖坦卡門也是以面容重組技術重塑面貌的。
法老圖坦卡門也是以面容重組技術重塑面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