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專欄|窮人煮Fine Dine

更新時間:11:30 2022-04-02
發佈時間:11:30 2022-04-02

放暑假但沒街去、沒運動可做、沒放電機會的孩子,便會不斷在家中尋找樂趣靈感,經常玩的繼續玩,擱置在角落鋪滿灰塵的也會重見天日,幾乎沒任何物件會被冷落。當然亦要為她們營造每天的高潮,就是烹煮每天的晚餐。每天下午五時放好所有烹調材料,兩個女兒便會爭先恐後:「我要煮!我要煮!」邊煮邊教她們為何要先用牛油把洋葱炒至透明;製作漢堡扒為何要不只用免治牛肉,亦要加入豬肉,同時要用雞蛋及麵包糠;蒜蓉開邊蝦要挑走腸臟等。

日復日,有了基本煮食知識,技巧亦愈來愈純熟,已凌駕到一般家常便飯。「爸爸,我們怎樣才可以更上一層樓?」那可能要觀看一些網上專家烹飪短片。「《Master Chef》!《Master Chef》!」真的不知是好學,還是找個藉口看電視。晚飯後便開了一輯《Master Chef》,一個美國烹飪比賽的真人節目,不過節目上煮的,都是高檔餐廳Fine Dine質素。美味之餘,還非常講求擺盤Plating,很不幸地打開了她們對美食視覺藝術美感的大門。

不幸,是因為她們從此每天由朝到晚都嚷着要擺盤:牽涉多種醬汁、非一般商店買到的食材、顏色種類繁多、工序複雜之餘,碗碟形狀也多籮籮。更不幸是,買至我也快破產。不過亦難得窮人是最具創意的:「請取出你們良久沒玩過的黏土,用黏土製作出你們心目中需要的所有食材,然後在煮飯仔玩具碗碟上練習擺盤!」

就這樣,一大堆不能吃的意粉、鱸魚、魚子醬,甚至呈弧形的醬汁、亞洲梨、菊花、婆羅門參枝、萵苣、樹枝、石頭等,大量出爐。各式精緻美饌,布滿家中的花盆底盤、垃圾桶蓋、杯墊、拖鞋、連花清瘟盒……

作者:陳雋騫(原文刊於《星島日報》專欄)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