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初中AI教材套 啟發思考科技倫理【604期】

更新時間:15:55 2021-12-22
發佈時間:00:00 2021-12-23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於二○一九年展開,中大課程發展小組聯同六所先導學校合力設計課程,名為《「智」為未來初中人工智能課程—教學資源套》(下稱教學資源套),供參與計畫的中學使用。參與課程設計的中華基金中學STREAM統籌主任曾家灝表示,該教學資源套教導初中學生基本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稱AI)概念,並重視背後倫理及思考社會利弊。

初中三年不同課時
作為先導學校之一,中華基金中學將AI課融入初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中一每學年共十個課節,一課四十分鐘,共四百小時,而中二及中三分別有八個及五個課節,讓學生由淺入深認識人工智能。曾家灝表示,教學資源套十二個章節涉及AI不同領域,包括看、聽、說、閱讀、分析、如何與機械人合作、AI如何影響社會及倫理等。他說課堂主要分成兩部分,首二十分鐘教導理論知識三大元素,分別為大數據(Big data)、機械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另外二十分鐘則以中大自家研發的AI智能車作學習工具,進行課堂實驗。

教學資源套內容豐富全面,涵蓋AI理論、實踐及倫理部分,一共十二個章節、五十五個模塊。
教學資源套內容豐富全面,涵蓋AI理論、實踐及倫理部分,一共十二個章節、五十五個模塊。

 

各章節涉倫理探討
該教學資源套每個章節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認識(Awareness)、知識(Knowledge)、倫理(Ethics)。曾家灝解釋,初步開展每個課題時,均會以日常生活引入,學生繼而研究該AI運作及原理、背後基本邏輯內容,最後一步便就該人工智能所產生的倫理問題思考,「例如看電腦時,電腦或能看見你在做甚麼,這時你需要注意甚麼?電腦聽完你講話,將語音轉成文字,又有哪些地方值得留意?這些生活例子均在課堂上探討。」

曾家灝認為,該教學資源套除訓練學生計算思維、學習自動化運用概念、與機械人合作等外,更注重探討倫理問題。「大家明白人工智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不代表沒有隱憂,例如我們教導學生時,也會讓他們思考在甚麼情況下能合法、符合守則地使用AI;它會不會成為一些監控或監聽的裝置?這些都是想學生思考的內容。」他坦言,不希望學生單方面地認為任何事物均能依靠AI完成,人類如何在使用中取得平衡,也是該課程為學生提供的資訊。

中華基金中學STREAM統籌主任曾家灝
中華基金中學STREAM統籌主任曾家灝

 

結合實例教學
教學資源套中第十一章節課題為《人工智能與倫理》,曾家灝認為,這是在「聽」及「看」的章節以外,最重要的課題。「這個章節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留意人工智能,雖然前面的章節教授許多(AI)好處,但同時想令學生以持平的角度看待AI,明白當中也存隱憂;當學生從使用AI到成為設計AI的工程師後,又需意識到哪些憂患,也是我們想同學了解的內容。」

曾家灝以深偽(Deepfake)問題為例,即透過AI深度學習的技術,製造虛假訊息。「例如眼前講話的是我,但出現的是其他公眾人物的樣子,再模擬對方說話,便有可能污衊公眾人物,或利用他人樣貌作非法行為。」他續指,現時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記錄行車過程,也存在行蹤數據被暴露的風險,對使用者私隱或造成一定影響。「現階段,因自動駕駛曾出現車禍,故AI不是可以過度依賴的工具,仍屬輔助性質,課程也想學生能夠思考及辨別這類憂患。」

文:程嘉瑜 圖: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延伸閱讀
升學教育|中學課程啟發學生 創科普及化 改善人類生活【5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