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溝通|父母注意童年陰影投射 忌向孩子大發脾氣

更新時間:18:56 2021-11-05
發佈時間:12:30 2021-11-05

許多父母認為,在照顧孩子上,只需要給予接納、身體輕柔的接觸、陪伴、理解就足夠,卻鮮有反思自己如何一步步長大,試回想童年時期如何受父母對待,從而糾正教養方式。成年人生活中遇上亂子,例如糟糕的環境、金錢壓力、工作壓力,總會在積壓後的某一瞬間,把氣撒在孩子身上。但有否想過造成上述一切不只是生活上的煩惱,更可能是童年陰影的投射——對待孩子的某些行為,是源於過往的經歷,而非針對當下情境。


 


例子:某位母親的媽媽不喜歡孩子在家玩耍時發出尖叫聲,因她聽到孩子吵鬧時,總感到頭痛,故該名母親小時候玩耍時,若發出聲響,其媽媽便對她破口大罵,自此之後她便小心翼翼行事。於是,這名母親也討厭自己的孩子在玩耍時發出聲響,當孩子作出同樣行為時,便以其母親相同的態度對待孩子。


 


心理分析:孩子的行為可能觸發父母一些童年時期的難受回憶,父母便會以大發脾氣或表現情緒激動的方式保護內心,以投射其在孩童時期所經歷的感受。若不反思這種怒氣的來源,家長便會以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困局,即不嘗試理解孩子的感受,而直接發脾氣,令雙方陷入沮喪。


 


練習改善方法:孩子的行為再一次令父母動怒時,若家長帶着怒氣給孩子指引,孩子只能感受到憤怒,聽不到任何道理。父母切忌不假思索作出反應,而應停下來問一問自己:「這種感受是否因孩子當下真的犯錯?能否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繼而告訴自己:「這時候應停下來思考當下發生的事情因果,若真是孩子犯錯,也需要我的指引,氣頭上也沒多大意義。」


整理:本刊記者
資料來源:《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章節一——Philippa P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