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教室|準備推薦信(學生篇)【593期】

其他
更新時間:13:18 2021-10-08
發佈時間:00:00 2021-10-07

相信看過過往數期文章的讀者,已了解到要成功獲得英國頂尖大學垂青,學生除了要有優秀的大學估算成績(Predicted Grade),以及通過大學所設的入學筆試(Standardised Test)外,更要具備一份能夠充分展現其學術追求的「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才可有較高勝算,有望在競爭激烈下獲得英國頂尖大學取錄。


然而,在上述要求以外,很多學生都忘了一項在報讀大學時舉重輕足、卻往往被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由中學校方撰寫的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了。


推薦信的作者
說起推薦信,不少學生均會想到聯絡以往參與校外實習課程、影子計畫而認識的導師或專業人士,邀請他們幫忙撰寫信件,由他們以較具說服力的身分向大學介紹學生。


然而,在英國大學聯招系統(UCAS)的要求中,系統僅接收上載一封推薦信,因此學生其實毋須另找他人代為撰寫該信。


至於推薦信的作者,則視乎學校安排,部分學校會安排指定的一名或數名老師,為每名符合資格的學生撰寫推薦信;部分則由學生自行選擇一名老師為他撰寫推薦信。若學校交由學生自行決定,那當然要找相熟又了解自己的老師,以第一身接觸的筆觸在信中介紹申請人的學術特質。然而,若學校指定老師撰寫推薦信,學生又應該如何選擇呢?


預早做妥準備
事實上,不論學校安排撰寫推薦信的是與學生相熟的老師,或是完全陌生的老師,學生同樣需要提前做好預備,以便負責撰文的老師在下筆時,有充足的資料可用。


學生應在報讀大學前的暑假期間,完成一份自我介紹的資料清單,可以包括學術成績、參與過的校外學術相關活動,以及學生希望可在推薦信提及關於其對學術追求的事項。


在完成這份清單後,學生在開學後應積極尋找相關老師,甚至安排面談,讓他們能更了解申請人的學術特質,並討論推薦信的內容及方向,有助老師在執筆時更容易思考及豐富內文。


老師具自主權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老師是由學校安排或由學生自行選擇,他們都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可決定信件的內容取向。因此,學生資料對他們來說,只屬補充資料,他們有權選擇是否將學生期望的內容加入信件中。


儘管學生未能控制老師的想法,但由於每個學年他們都要負責撰寫數以十計的推薦信,若學生能夠展示出積極準備,並提交充足的內容,絕對是個好做法。


下期文章,筆者將與大家分享老師應如何撰寫這篇推薦信。


作者:胡嘉瑩(Joyce)(曾是IB狀元,畢業於劍橋大學經濟系,現任Cana Academy Limited(https://www.canaelite.com/)的創辦人之一兼教育專欄作家,亦是IB考官。精通國際考試課程(IB/GCE/GCSE/AP),擁有豐富教學經驗。)


延伸閱讀


IB教室|保護自己由細個學起【592期】


IB教室|見證IB課程的轉變【591期】


【590期 IB教室】成績膨脹的啟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