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堯– 莊嚴澎湃 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自得其樂

2023-06-09 00:00

胡銘堯– 莊嚴澎湃 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自得其樂
胡銘堯– 莊嚴澎湃 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自得其樂

聖桑(Saint-Saëns)為甚麼要寫一首動用到管風琴的交響曲?十九世紀,交響曲成為作曲家們爭相發表大作的媒介。自從貝多芬以後,龐大的交響曲盛載着作曲家的創念與樂思,而且像貝多芬的作品,不單開拓了新的藝術領域,更有着改變世界的能力。
文:胡銘堯

圖:作者提供

有趣地,法國作曲家們對於交響曲這沉重的體裁並不熱衷。那種常存在法國人口中的「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心態,總是和嚴肅而理性的交響曲格格不入。自從白遼士以後,認真寫交響曲的作曲家寥寥可數,而且不少被歷史淹沒。

聖桑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時只有十三歲,已經有着相當驚人的管風琴演奏才華。畢業後,他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李斯特聽過他的演出,甚至讚賞他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管風琴手。聖桑的鋼琴技藝也相當了得,晚年他經常巡迴演出,除了以鋼琴獨奏家身分演奏諸如貝多芬的大作外,還會彈奏自己的鋼琴協奏曲。

坐落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的管風琴,是世界最大的機械式管風琴之一。
坐落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的管風琴,是世界最大的機械式管風琴之一。
當今樂壇最權威的管風琴大師之一拉特里(Olivier Latry),將於6月9日及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奏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圖片:Deyan Parouchev)
當今樂壇最權威的管風琴大師之一拉特里(Olivier Latry),將於6月9日及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奏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圖片:Deyan Parouchev)
聖桑既有驚人的管風琴演奏才華,鋼琴技藝亦相當了得。
聖桑既有驚人的管風琴演奏才華,鋼琴技藝亦相當了得。
1886年倫敦的愛樂協會首演「管風琴」交響曲的場刊,該音樂會由聖桑親自指揮。
1886年倫敦的愛樂協會首演「管風琴」交響曲的場刊,該音樂會由聖桑親自指揮。
聖桑曾於巴黎的聖梅里教堂擔任管風琴手。(圖片:David Iliff)
聖桑曾於巴黎的聖梅里教堂擔任管風琴手。(圖片:David Iliff)

 

聖桑更是新音樂的推手。他很關心法國音樂的發展,對法國古典以前的作曲家甚有研究。但是,新音樂不單要回望過去,更重要是以創意刻劃未來。聖桑在1871年成立了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一方面在法國傳統的美學中尋根,同時開拓新的創作領域,延伸藝術的美。

以音樂回應華格納
1885年,倫敦的愛樂協會(Philharmonic Society)邀請聖桑到英國演出之餘,還希望他寫一首新的管弦樂作品。這時,聖桑提議寫一首交響曲,作為「面對華格納巨大影響中的回應」。華格納的樂劇與對音樂的想法,搖動了整個音樂界。有些作曲家受其吸引而成為忠實的華格納迷,有些則抗拒其美學而另覓出路。聖桑的想法則取其中庸之道,受着李斯特的影響,聖桑認為華格納提出了美學中根本的問題。但是,他卻認為創新並不一定要「翻天覆地」,從傳統中找到突破,同樣是創作的出路。

於是,在這首新創作的C小調交響曲中,聖桑加上了他一生引以為傲的樂器——管風琴。在首演的場刊中,聖桑如此寫道:「現在是交響曲受益於當代樂器配置之進展的時候。」他更仔細分析音樂的旋律和樂曲結構,並提到他「嘗試避免不斷的重複。音樂發展至此,這些重複已經漸漸地消失於當代管弦樂作品之中。」

「管風琴」交響曲莊嚴而澎湃,在法國與美國演出時更是好評如潮。創作這首交響曲的時候,聖桑還分心創作另一首作品。那是一首共十四樂章的音樂,而且樂器組合相當奇怪。聖桑沒有打算把它出版,但這首自娛之作耽誤了創作交響曲的進度。在回覆出版社的信件中,聖桑說:「你大概會說我應當花時間寫交響曲了。你是對的!但這作品實在太有趣了!」這首作品的題材,同樣是聖桑一生的最愛——他除了喜愛音樂以外,還非常喜愛大自然。而這首稱為《動物狂歡節》的作品,連同「管風琴」交響曲,成為聖桑一生最成功的創作。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