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融化隔膜|銀光一閃跨代藝術計畫 打破年齡障礙 促進跨代共融
2023-02-23 00:00
長者與年輕人經常埋怨彼此難溝通,或許只是欠缺共同話題及目標。香港青年藝術協會聯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出了為期3年的賽馬會《銀光一閃》跨代藝術計畫,以藝術作橋梁,引領長、幼兩代共同參與一系列的視覺及表演藝術活動,帶出「跨代共融」訊息。有參加者直言,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各人的小小舉動溫暖了彼此的世界,將世代隔膜都「融化」了。
賽馬會《銀光一閃》跨代藝術計畫今年已是第2年舉辦,由去年6月至今年2月,共邀來31位本地藝術家、過千位長者及師生參與,共同創作了13組藝術項目,涵蓋視覺、舞蹈、話劇、音樂及科技等不同範疇。關於計畫的出現,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總監曾慧敏表示:「早在4年前,我們已在想,怎樣以藝術關注社區及社會議題?有同事提議長者社群。作為一個青年藝術團體,我們以往都只考慮如何將藝術與青年拉上關係,後來到社區探訪長者,我們意識到可以為長者帶來一些新的藝術活動,如甚麼叫創意老年?其次是每人身邊總有老人家,對他們有甚麼看法?希望通過活動能令年輕人對此有多些體會。」計畫內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活動,都是按照長者的情況及能力構思,同時着重兩代參與者的互動與溝通。
太極融和現代舞
13個藝術項目中,《相處之道》是融合太極和現代舞的表演,由編舞家譚渼樺帶領5位長者與一班年輕舞者,合力演出,通過現代舞,以包含4節的影片展現兩代共修、共學與共融的相處之道。譚渼樺已是第2年獲邀參與這藝術計畫,今次以太極入舞,原是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的社工提議,她認為這建議很新鮮,加上曾在舞團接觸過太極,以它作為橋梁聯繫長者及年輕人,讓年輕人多接觸長者活動,是很不錯的想法。
編舞時,譚渼樺着重於故事創作、太極精髓,以及如何將它轉化成舞蹈。為使太極與現代舞步融合,長者跟年輕人均要學習簡單的太極套路如八法五步、陳式,以及現代舞步,「兩代人各有長處,如長者本身已懂得耍太極,會主動協助糾正各人的動作,不過始終這是舞蹈,也要不時提醒他們舞步節奏跟耍太極不同,在排練及拍攝時便要花多些時間。年輕人學舞能力較快,節奏感較強,他們也好樂意幫助長者改善舞步。」她理解兩代人無論相處多好,都一定存在隔膜,但過程中,她看到各人能互相聆聽、學習、照顧及尊重,適當時會彼此接納大家的意見及想法,她認為這過程不但對參與者有意義,也令她反思與家人的關係,期望短片播出後,能引起大眾的共鳴。
各補長短互得益
《相處之道》表演中的4段舞蹈,各由不同長者及年輕人擔綱演出,當中第3段的《你一言我一語》,由兩位長者林世悅及黃美雲,配搭年輕人黃心玥及陳韋澄演出。林世悅及黃美雲是夫婦,在社工的建議下參與這次活動,問兩人對演出有何感受?他們都稱活動很好玩及有創意,過程中最難是學習舞步,幸而獲導師譚渼樺耐心教導外,他們還大讚黃心玥及陳韋澄兩人的細心與愛心,願意照顧及陪伴他們,讓他們重拾久遺的開心與活力。至於黃心玥及陳韋澄則是受譚渼樺邀請參與活動,她們坦言初時都擔心長者會動作慢、難以溝通。然而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們感覺大家就如朋友,兩位老友記更會不時分享人生經驗,有如人生導師,更稱他們有不少過人之處呢!如筋骨比她們更柔軟,想法比她們還多,都令兩人獲益不淺。陳韋澄笑言,經過今次演出後,她正考慮教導家中的長輩跳舞,分享箇中的樂趣。
傳統表演以外,明白到今時今日「銀齡科技」漸趨普及,因此今年活動也帶來兩個跟科技相關的項目——數碼藝術應用程式《「銀光一閃」電子填色冊》,以及數碼科技藝術體驗《手指鼓之達人》,兩者分別利用數碼科技,通過填色跟彈奏音樂,讓老、少間進行交流。曾慧敏指兩代人在不同位置均有其優勢,如年輕人較熟悉科技,長者則對生活及歷史有更多的經驗及認識,如《「銀光一閃」電子填色冊》中,部分圖畫正是出自長者手筆,她認為長、幼兩代只要肯主動行前一步,彼此都能在分享及學習中獲益。
賽馬會《銀光一閃》跨代藝術計畫2023的作品及策畫過程,現正於荃灣D.PARK展出,有興趣者不妨前往一看。通過是次活動,曾慧敏指不論長、幼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及感動,這是他們樂見的,因此正考慮將計畫普及化。
《銀光一閃》2023展覽
日期:即日(2月23日)至2月26日(日)
時間:10:00am至8:00pm
地點:荃灣D.PARK愉景新城 L1中庭
查詢:http://www.hkyaf.com
文:洪白嵐
圖:陳極彰、香港青年藝術協會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