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被魚骨刺傷後果超恐怖 男子險截肢喪命 4類人最高危

2022-12-01 00:00

男子不慎被魚骨刺傷手,求醫揭食肉菌感染險截肢。
男子不慎被魚骨刺傷手,求醫揭食肉菌感染險截肢。

若不慎被海鮮弄傷恐感染食肉菌,隨時截肢保命!台灣一名65歲吳姓男子早前處理生魚時,左手不慎被魚骨刺傷,傷口紅腫熱痛,並出現發燒症狀,求醫始發現是食肉菌感染,險須截肢保命!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出,若感染食肉菌,立即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殺死細菌,但有部份患者或要接受手術或深切治療,以阻止感染擴散。

感染食肉菌險截肢

綜合台灣傳媒報道,吳男早前到街市買海鮮,惟處理生魚時左手不慎被魚刺刺傷,起初以為傷勢輕微,未料兩天後傷口竟發熱作痛,不僅手掌腫脹,更出現發燒症狀,緊急送院後證實是壞死性筋膜炎(即「食肉菌感染」),且呈現敗血性休克狀態。

吳男左手不慎被魚刺刺傷,其後傷口竟發熱作痛,更出現發燒症狀。(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吳男左手不慎被魚刺刺傷,其後傷口竟發熱作痛,更出現發燒症狀。(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醫生其後立即為吳男安排清創和筋膜切開手術,再加上强效抗生素治療,最終成功令其病情逐漸改善,免除截肢風險。

死亡及截肢風險極高

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生李京軒指出,壞死性筋膜炎為深層的軟組織感染,初期症狀為紅、腫、熱、痛,與蜂窩性組織炎相似,但前者惡化速度快,相對致命,且截肢風險較高,若感染持續擴散,傷口會出現出血性水泡、麻木、組織壞死等症狀。

他續指,臨床上有很多細菌可引起壞死性筋膜炎,而這個案例的致病菌為「海洋弧菌」(又稱創傷弧菌),常發現於海水中,或依附在海洋生物身上。

皮膚科醫生教即時紓緩方法

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受訪時指出,若感染食肉菌,立即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便可殺死細菌,但為了阻止感染擴散,部份患者或需接受外科手術,例如清除壞死組織或截肢,亦有可能需要接受深切治療。

胡醫生又解釋,皮膚深部下方為深部筋膜及肌肉,若免疫低下宿主感染海洋創傷弧菌等會產生毒素之細菌,有可能侵犯到皮膚深部,造成壞死性筋膜炎。若皮膚發炎侵犯到皮下脂肪層,則引發「蜂窩組織炎」。蜂窩組織炎多數為細菌感染,常發生在臉部與四肢,治療方面多以口服抗生素治療,若局部若出現膿瘍壞死才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食肉菌感染病徵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壞死性筋膜炎(即「食肉菌感染」)可由多於一種細菌引致,包括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克雷伯桿菌屬、梭菌屬、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嗜水氣單胞菌。甲類鏈球菌被認為是最常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這是一種軟組織及筋膜(覆蓋肌肉表面的一層組織)的嚴重細菌感染,能破壞身體組織,嚴重的可致命。

在香港,患上由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的病死率大約是30%。病徵如下:


處理海產最怕食肉菌

處理海產時被刺傷或割傷,最怕受食肉菌感染,很可能要截肢保命。根據食安中心資料,俗稱食肉菌的創傷弧菌,是一種天然棲息於和暖的海水和河口中的細菌,其中蠔等雙殼貝類軟體動物以過濾方式進食,會令海水中的細菌會在其體內積聚,導致含有大量創傷弧菌。

食肉菌可藉由食物或傷口造成感染,除了進食生的或未經煮熟的受污染海產,外露傷口接觸到海水的、處理生的海產時遭割傷等,都有可能受到感染。無論是健康或高危人士,都有可能因創傷弧菌而造成傷口感染,而後者出現血液感染及致命併發症的風險較高。

食肉菌感染高危一族

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通常透過皮膚中的傷口,如切傷、刮傷、燒傷、昆蟲咬傷、穿刺傷口或手術傷口進入身體。由創傷弧菌引起的壞死性筋膜炎,也可以由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海鮮,例如從和暖海水中捕獲的蠔而感染。以下6類人士有較高風險受食肉菌感染:

 

6貼士預防食肉菌感染

要預防感染食肉菌,處理生的海鮮時應留意以下6點: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