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 他們很怪 但很善良 曹涵凱森林裏的精靈作品展|藝術有價

2022-08-04 00:00

曹涵凱的作品造型雖有點怪異,神情卻散發着原始和純樸的氣質。
曹涵凱的作品造型雖有點怪異,神情卻散發着原始和純樸的氣質。

「我看過一些報道,在新冠疫情下,森林裏多了動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疫情讓人類的步伐停下來,重新思考再出發,未嘗不是好事。」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雕塑藝術家曹涵凱,在2004年來港定居,至今已十八年,不過從小在馬來西亞郊區長大的他,對森林還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笑說:「以前看到動物,總覺得牠們像人,後來住在城市,看到人,反而覺得他們不如動物親切!」曹涵凱對土地、森林、動物的感情,成為他多年來的創作靈感。

文:蘇媛

圖:由藝術家提供

認識曹涵凱已多年,他的作品個人風格非常強烈,陶藝雕塑作品的形象大多介乎於人和動物之間,造型神情散發着原始和純樸的氣質,半人半獸的面容雖然帶點怪異,卻每每流露出溫柔的神態,可見藝術家在控制物料和製作功力,俱非常深厚。

曹涵凱的作品不少取材自動物。
曹涵凱的作品不少取材自動物。
曹涵凱曾於不同地方舉行展覽。
曹涵凱曾於不同地方舉行展覽。

 

對世界憐憫

「這是我心目中的一個精靈世界,他們既像人,也像動物,對世界充滿憐憫之情。面對未來的種種變化,他們也會感到不安,同時對未來還是抱有希望,充滿期待。有時候轉變,並不一定是壞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最後結局應該是正面。」這也是曹涵凱在新藝潮畫廊最新展覽《土木共情》的出發點,通過不同的作品系列,探討近年周圍環境和自己內心的變化。展覽包括曹涵凱過去三、四年間的作品,以香港木庫特別設計的木製品作展示。香港木庫向來提倡生態循環再做工業,致力回收、處理因發展、老化或颱風而砍伐的樹木材料,將美感設計加上環保再用,利用土與木的結合,讓展場變成小小的森林世界。

曹涵凱的作品依然以不加「化妝土」的炻器土及紅陶為主,而今年的最新作品用了更多黑土,在造型上也與前作有明顯的分別,如《遊玩》、《戰爭》、《咬》及《烏托邦》等,造型不是一個接近人類面相的頭像,而是由多個不同部分組成,有的像爬蟲類動物,也有融入了曹涵凱另一個經常出現的題材——人手,重重疊疊,重點是營造整體的氛圍,而非五官表情。據曹涵凱解釋,處理重疊互搭的部分難度很高,在燒陶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變數,成功率較低,技術層面的挑戰更大。展品也有銅製雕塑,屬於藝術家較少展出的類別。《小禪像》則是以日本佛像雕塑為靈感。

名為《家族》的作品。
名為《家族》的作品。

 

面具的意義

除了半人半獸的精靈,曹涵凱作品經常出現的另一個「角色」,是面譜,像《小丑》、《表演者》,同樣給人難以界定、似是而非的感覺,「可能因為我曾經做過舞台劇,我對表演者這種身分有很深的感觸,小丑在台上的工作是帶給人歡樂,那麼在台下呢?表演者戴上白色臉譜,究竟是角色,還是因為戴的時間太久,已經無法脫掉而變成本色?我們是否也是長期戴着面具呢?」

曹涵凱1997年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主修純美術油畫系,近年雖然集中陶藝雕塑,不過「科班」的油畫創作沒有放下,作品主題同樣是森林樹木和大自然景色。他形容自己的創作是:「在雕塑中探索人性內心感情,在微妙之間的變化中抒發個人情感,把所有外在的削減到本質,但不剝離它的韻味,保持純真,但不剝奪生命力為創作理念。」

似笑非笑的精靈眼神裏,總是帶點好奇,樸實無華的外表下,似乎藏着許多故事,揭開面譜,又是不一樣的風光,於樹木天地間,耐心觀察着這未知的世界,等待明天的來臨。

《土木共情》
日期:即日(8月4日)至19日(五)
時間:2:30pm至6:30pm(星期一至五)
地點:中環威靈頓街86至90號通濟大廈2樓新藝潮畫廊
網頁:http://artnextexpo.com 

動物與人手的結合。
動物與人手的結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