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專欄|送你一個大自然的擁抱
2022-02-17 00:00
去過意大利威尼斯的朋友,總會被那裏的藝術吸引。廣場上、博物館裏,隨處可見傳世珍寶,連普通人家的家具設計、牆面和地毯的花紋,都充滿藝術感。當年,英國知名作家兼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至1900)在其散文集《威尼斯之石》中,以生動細膩的筆法描摹威尼斯藝術之濫觴與流變,不但引得一眾遊客心嚮往之,更成為後輩同鄉藝術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8至1896)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正在芝加哥美術學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舉辦的威廉莫里斯回顧展,展出這位「花紋大師」一生中不同階段的創作。他的創作儘管選用不同媒介(繪畫、地毯、牆紙及書籍裝幀設計等),但其背後始終有條一以貫之的主綫: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
莫里斯生活的年代,正逢工業革命之後歐洲經濟急速發展,原本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逐漸被機械的、工業化的城市生活取替。遷入高樓大廈中生活的人們,再難像以往一樣親近自然,從山川草木中獲得歡愉和滋養。1851年,英國舉辦第一屆世博會,向世界展示彼時「日不落帝國」的工業發展成果。當年十七歲的莫里斯參觀展會,卻並不像旁人那樣為那些新奇的展品興奮不已,他並不認同當時藝術世界中流行的過分華麗和浮誇,更願意從樸素自然中尋找美。
自然主義因此成為貫穿莫里斯一生創作的理念和嚮導。他創作的大量印花作品,多以花鳥植物入題,風格寫實,綫條之間及色塊之間,彼此牽引互動,將對稱與平衡的美感發揮到極致。我尤其喜歡現場展出的《雛菊》,淡雅,清秀,可愛迷人。經由他的畫筆,這些原本在路邊默默生長的小花,成為人們在起居和工作空間中可親近、可觸摸的藝術品,宛若面向山野開一扇窗,將窗外的花果香、鳥鳴聲和暖風都引入室內。
莫里斯的印花作品,為後世室內設計裝飾的發展,開闢新的路向。我們如今看歐洲的電影,常常能在室內見到莫里斯式的牆紙、壁畫和地毯,可見不論二百年前抑或今時今日,「復得返自然」應是你我永恆的追求吧。
文:李夢
圖: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