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攝影節|流動影像 對焦亞洲當代面貌

2021-10-14 00:00

攝影能具象地反映和記錄當下社會與生活,在疫情下顯得更為重要。今秋再度回歸的《香港國際攝影節》,以「Photography Cinema攝影院」為年度主題節目,帶來四十九部來自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流動影像作品,不但模糊「靜態照片」與「動態影像」的邊際,也呈現各地社會面貌和生活狀況。

反映眾生百態

本年度《香港國際攝影節》邀請了六個來自南亞及東南亞不同地區的國際攝影節及攝影組織擔任策展夥伴,包括孟加拉Chobi Mela攝影雙年展​​、泰國PhotoBangkok、柬埔寨吳哥攝影節暨工作坊、印尼雅加達國際攝影節​​、新加坡國際攝影節和台灣Lightbox攝影圖書室,通過不同地區的近年代表作,讓香港觀眾即使相隔地域和熒幕的距離,仍能見證全球危機下各地人與事。

主辦單位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的主席劉清平指,不同地方關心不同議題,部分鮮見於主流媒體,港人未必熟悉了解,「儘管現時全球資訊透明,但各地仍保留不少習俗,城市人覺得古怪的事情仍在發生。又例如新加坡被認為是『花園城市』,可是這看法一直在演變,而非我們心目中的一個罐頭名詞。」他希望攝影節能讓人連繫世界,「在我心目中,只要是有新意、具實驗性和前瞻性,與生活有關,並能引發思考的,便是好作品。」

台灣Lightbox攝影圖書室今年選了五部作品參加,創辦人曹良賓特別提到梁廷毓的《槍砲、頭顱與骸骨》,影片內容關於台灣原住民部落的斬首文化,從日本人類學者在部落偷取頭骨的軼事說起。「部落文化表面上很野蠻,但他們對自然萬物保持相對的敬畏之心,不會以人類中心的角度去看待環境和生命。日本人走進部落,以科學之名,把原住民斬首,再檢查調查,看似很文明的一方卻隱藏着暴力,讓人反思暴力的本質。攝影對我們來說是獲取影像的技術,這部作品卻帶出攝影也是獲取影像的權利,誰擁有這個技術和權利,反映了很多事情。」

一張照片千言萬語

隨着攝影數碼化與新媒體興起,攝影成為大家的日常活動,劉清平說:「我們希望攝影能進入生活層面,不止是個人表達或藝術。以前相機很昂貴,現在幾乎人人都擁有能夠拍攝的手機,攝影可以用作溝通,一張照片已能講到很多訊息。」疫情期間人們被隔離,又時常戴着口罩,曹良賓表示:「影像可以理解成Social Object(社會客體),用來記錄和分享日常,讓大家在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展現自己,展開對話和討論,不會覺得那麼孤立。另一方面,攝影作品亦是一種精神資源,生活在困境中的人若能接觸到好作品,有機會助他們暫時離開殘酷的現實,增加勇氣和希望。」

近年創作類型日益複雜,照片與影片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存在許多可能性。今屆攝影節的一大特色,是結合靜態照片與動態影像。以往攝影節把大部分時間與經費,花在展覽製作、照片裝裱、往還運送等作業之上,今年改以電影院投映方式,替代實體輸出的展現,更能重返創作本源,把資源集中於影像探索。曹良賓道:「以往展出十張照片,會由觀眾去決定欣賞次序和節奏,如今變成影片,則由創作者去做決定。」

今年攝影節特別邀請了三位焦點影像創作者:生於台灣、現居奧地利的張乾琦認為,人口遷移的路徑見證了人類承受苦難的痕迹,今次他帶來三部作品,包括關於紐約非法移民工的《唐人街》、從精神病患者視角出發的​​《鍊》,以及記述敘利亞難民遷徙​經歷的《AZMA》。關注底層市民生活的陳巧真,則以最新紀錄片《一板間》的長鏡,凝視一群生活在長沙灣老舊大廈的劏房戶。活躍電影、廣告及時裝界的夏永康(Wing Shya),與朋友組成的樂團i_is_one,以數年前一次秘魯亞馬遜森林的靈魂之旅為靈感,以《I》引領觀眾練習開啟對視聽感官與另一維度的潛意識感知。

展覽連結社區

攝影節一直希望能通過藝術活動打通社區脈絡,今年第三年度同步舉行的衞星展覽,以十六個本地創作展覽結合十一個場地夥伴、五個合作夥伴,以不同城市空間作為刺激創作表達的實驗場,為觀眾展示一批公開招募而來的多元化攝影作品。劉清平指場地各有特色,適合擺放不同類型照片,「香港欠缺博物館以外的正式展覽場地,我們想吸引大家去走一些迂迴的路線,去看平日少見的風景,令觀展體驗更立體,也可結合社區文化,希望觀眾會沿途用手機創作和觀察。」

今年攝影節新增商戶合作計畫,網羅七區的餐廳和店鋪,觀眾在參觀指定數量的展覽及收集印章後,可於10月15日(五)至11月30日(二)期間享用優惠折扣。此外亦有一連串藝術家及策展人講座、社區聲音導賞、工作坊等,參加者須先於網上報名登記。線上項目方面,部分短片將輯成「HKIPF 2021播放清單」,於攝影節期間在「NOWNESS Asia」網站同步播放,讓大家安坐家中也可與影像世界接軌。

《香港國際攝影節2021》
日期:10月15日(五)至11月28日(日)
網頁:hkipf.org.hk

文:梁懿

圖:主辦單位及受訪者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