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空旅程 中東歐當代藝術薈萃

2021-02-18 00:00

回溯藝術史,不難發現藝術發展也折射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成了走進不同文化的窗口。好像K11 Art Foundation與Q Contemporary共同呈獻的《尋跡》,展示一系列中東歐和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成為香港首個展示中東歐當代藝術的項目,引介當地文化外,亦促進兩地文化交流。《尋跡》以「時空」作概念,探索有關記憶的記錄,亦穿梭不同地方與時間,從中展示藝術媒介由傳統朝向新媒體與科技,於藝術形式之中窺探數碼文化與全球化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

中東歐除了是因歷史而發展的地域概念外,更形成獨特的文化歷史。香港素來較少關注與中東歐相關的文化與藝術,因此《尋跡》成為讓大眾認識中東歐文化的入口。K11 Art Foundation的代表劉雋雅直道這次策劃的緣起:「中東歐的藝術非常豐富多樣,讓人眼花繚亂的同時又令人着迷。從巴爾幹地區一直到之前由蘇聯控制的地區,中東歐當代藝術的地理跨度很大,導致其歷史和社會差異性很明顯,因此中東歐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彷彿較少被關注。」

因此,K11 Art Foundation便藉此機會與Q Contemporary合作,推出香港首個全面展示中東歐當代藝術的項目。當中選取了豐富的藝術媒介──從傳統的繪畫到嶄新的新媒體藝術,涵蓋的形式十分廣泛,並能從展覽穿梭八十多年的中東歐歷史。

劉雋雅亦談到,中東歐的地緣政治形勢,孕育了不少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二十世紀後半被視為瞬息萬變的時期,藝術因此成為不少藝術家作為記錄他們的個人經歷,或對世界和國家的問題、理解和感情的渠道。」是故,《尋跡》中選取了不同範疇的作品:環繞個人記憶與情感,或折射社會面貌的深遠變化。

「年長一輩的藝術家不斷重新審視藝術語言,並發展出成熟的抽象、概念和幾何藝術。當時的『先鋒派』逐漸地成為主流藝術,並帶領年輕新進的藝術家不斷創新,利用藝術回應生活及歷史。《尋跡》中所展示的作品橫跨多達八十年,讓觀眾能夠同時欣賞不同年代的作品及藝術發展。」劉雋雅如是說。不過,她亦謂,中東歐地區的歷史和地緣政治非常豐富,但展覽不旨在完整地介紹悠長的歷史,「而是通過展示當中的『碎片』,引起觀眾的興趣,以了解更多及發掘更多有關資訊。」

展覽除了展示中東歐的文化與藝術發展外,另一重點是文化交流。劉雋雅談到,中東歐的藝術家亦與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深厚的交流。她舉例,生在南斯拉夫諾維.巴諾夫奇的Mira Brtka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到羅馬創作,其後加入了由日本藝術家阿部展也(Nobuya Abe)成立的「靈光」藝術團(Illumination Group),創作出靈感源於光及啟蒙的作品。「還有生於南斯拉夫的Đorđe Ivačković亦在同期移居巴黎,受到爵士樂及爵士語言影響,創作出充滿節奏、對比、中斷和深度的畫作。」

還有中國當代藝術家王功新的《不可坐的》動態裝置,「就是藝術家在美國生活和接受藝術教育時的創作,表露了他在新環境中的不適和不安定感。」可見《尋跡》所搭建的文化橋梁。

當藝術發展至今,不少藝術家皆突破藩籬,以更先進的數碼媒介來創作。好像展覽中展示了Anna Hulacova的《三色紫羅蘭》,作品借鑒了蘇聯時代的雕塑,並對其重新改造。「藝術家雖沿用了傳統的半身塑像,面部卻被替換為一個嵌入式的數碼列印花朵圖案,打破了這些傳統歷史塑像高高在上的權威。作品運用了歷史碎片和個人回憶,同時創造了虛構和真實的感觀,邀請觀眾近距離觀察雕塑中消失的面孔。」

劉雋雅續說:「受數碼化和全球化的影響,有些作品運用了結合當代社會的科技和新媒體,以實驗性手法記錄個人經歷,帶領觀眾穿梭於真實與幻想之間,並通過互動的錄像和裝置藝術,讓觀眾撰寫自己的故事。同時也有不少藝術家藉着收集記憶和零散的歷史殘骸,以細碎的影像和聲音表達時間和空間等概念。」因此,她希望展覽更如一個跨時空旅程,讓觀眾先回到過去,並細味耐人尋味的往事,同時朝向遠方的未來。

《尋跡》
日期:即日(2月18日)至2月28日(日)
時間:10:00am到10:00pm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K11 MUSEA 6樓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605(Q Contemporary Pop-up Gallery)及 2樓Gold Ball
網頁:www.k11artfoundation.org
註:有關詳情請留意主辦單位最新公布

文:觀青 部分圖片:K11 Art Foundation、Q Contemporary、由藝術家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