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學學童有可能缺少一種活動 心理學家:家長教法才是關鍵

更新時間:00:37 2022-11-01
發佈時間:10:00 2022-10-27

3年疫情,衍生出Homeschooling在家教學可行性這個課題,香港的小朋友是否一定要接受傳統教育?家長們各有看法,而每個家長的教法不一,難以一概而論,但正因如此,就孩子學習來說,homeschooling較在學校上課更有彈性,家長可因應子女的能力及需要作出調整,靈活安排課程。就等專家分析在家自學於心理上的可行性。

心理學家分析:「要可行家長要多『動手』」

教育心理學家Michelle(李穎昕):「不用遷就整班同學的學習進度,亦不用擔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能提升學習效率。」她提醒,在決定homeschooling之前,家長要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教導子女所有科目,加上教學配套,如書本、應用程式等是否充足。另外,時間方面的考慮亦十分重要。「如果家長能長時間教導子女,學習成效會更好。相反,家長投放的時間少,孩子所學的知識亦會較少。如果想增加孩子投入程度,吸收更多知識,家長可安排更多讓孩子動手的機會,如體驗式學習及戶外考察。」

 

無論在家教學與否,家長都應關顧孩子的情緒需要。首先,家長與孩子要有優質和充裕的相處時間,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好的關係,孩子才會願意跟我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面對不肯或未能分享感受的孩子,家長宜多觀察子女的表現。「例如孩子能專注地完成課業、遇到困難時仍能保持信心、願意嘗試、改善,這些都是健康的心理狀態。若孩子的態度散漫、做事欠缺動力、無法集中、經常發脾氣,甚至出現生理問題,包括睡眠質素欠佳、頭痛、肚痛的情況,則有可能代表他們有壓力或情緒困難,家長須多加留意及支援。」

安排活動彌補學校社交機會

外界普遍認為在家自學的學童,可能因缺少學校群體活動而影響社交能力。Michelle指若孩子長期只與家人相處,社交能力的確有機會較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如興趣班、恒常到公園玩耍、參加義工及社區活動等,這樣他們便有機會接觸同齡學生,以及社會上不同階層及行業的人士,讓他們擁有比學校更豐富的社交機會。此外,homeschooling的孩子比在學校上課的孩子會面對較少的朋輩壓力,較低機會受身邊同學影響、被欺凌及出現不當行為,間接讓學業表現較能穩定發揮。若家長的教導有方,為子女提供充足的正面回饋,會有助他們的自我形象和自信發展。

至於平日在家,家長宜花多一些時間跟孩子溝通,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亦可一同觀看有關交友、與人相處溝通的故事書、影片,從中學習及練習社交技巧。若孩子在家已學會基本的社交概念和技巧,當現實生活有機會實踐時,他們會更快掌握該能力。「多與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遊戲,讓他們代入不同人的思維,或教他們如何觀察別人表情,控制自己情緒也是家長可以在家做的事情。」

或令虐兒個案更難察覺

除了社交健康,坊間亦有聲音質疑homeschooling會令虐兒個案更難被察覺。Michelle表示在學校可由老師觀察、發現,若失去這重把關,便可能要拖至情況嚴重才能發覺。至於有數據顯示,疫情網課期間父母虐兒個案增多,她表示相關研究顯示疫情下不少家長本身也面對很多壓力,如經濟負擔、居住環境狹窄、長時間管教孩子以致疲勞,出現「困獸鬥」的情況,令家長的精神健康變差,更容易令情緒爆發。面對孩子不聽話,Michelle建議家長應保持冷靜,聆聽子女的困難,先平復雙方的情緒,冷靜後才把握機會教育孩子。

教育心理學家李穎昕(Michelle)
教育心理學家李穎昕(Michelle)

 

 

 

文:林詩敏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