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設中藥園宣揚健康傳統文化 將中醫糅合STEM課程 小六生了解拔罐、針灸

更新時間:14:34 2022-10-16
發佈時間:10:00 2022-10-13
中藥園面積不大,只有約二十平方呎,卻能提供一個機會讓學生認識中草藥。
中藥園面積不大,只有約二十平方呎,卻能提供一個機會讓學生認識中草藥。

 

疫情下,學校的教學活動大受影響,很多課外活動都被逼取消或暫停。面對逆境,有學校視為契機,把握網課期間多出來的時間及空間,在校內籌建中藥園,藉此向學生宣揚中華文化及健康生活。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劉小慧校長,就向我們講解增設中藥園的緣由和相關教學內容與目標,更有四位小六同學分享他們對中藥的認知及學習期望。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劉小慧校長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劉小慧校長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停課,劉校長反覺得這是一個讓同學學習的契機。「中藥園的構思源於二〇二〇年疫情初期,當時轉為網上授課,有更多的空間、時間讓我及一班同事思考,到底除了課本內的知識還想教小朋友甚麼?」她解釋。

憑藉劉校長和其他老師的努力,在短短三年間,學校分別增設了生態館、爬蟲館、科技農莊及中藥園。劉校長笑言:「以往學生都可以外出參觀,但礙於疫情,這些活動大幅減少,便激發我們在校內加設相關設施,那麼復課後同學也能參與活動。」而她更希望透過中藥園宣揚中華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醫藥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正如現時疫情下除了看西醫,很多人都會找中醫調理長新冠等後遺症。針灸、拔罐、刮痧這些小朋友平日也有機會見過爸爸媽媽做,但未必清楚了解到底是甚麼一回事。中醫甚至會根據不同的體質、節氣,教人選擇合適自己的食物、湯水,當中大有學問,能讓同學認識如何保養自己身體,提倡健康生活。」

中藥園一共有廿四味常見中藥材,包括陳皮、甘草、當歸。
中藥園一共有廿四味常見中藥材,包括陳皮、甘草、當歸。

 

體驗式學習 教授另類知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事物,學習到的知識可能比書本更多。劉校長稱他們學校其中一個特色便是主張體驗式學習。「邀請高年級同學成為小導賞員、小種植員,幫忙宣傳中藥知識、介紹中藥園和定時澆水、照顧園內草藥。」之後亦會有角色扮演遊戲,讓低年級同學一嘗做中醫的滋味;更計畫與家教會合辦課外活動,如利用中藥製造殺菌香囊、穴位按摩班、推拿班、太極班、養生班等。她認為讓同學幫忙照顧打理中藥園、生態園能夠令他們有更深體會,同時提供生命教育,學會珍惜生命,亦可增加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而穴位按摩、養生班則能夠促進同學和家長的溝通。「同學可以回家幫父母按摩,分享哪些食物有益健康,增加互動交流,減少代溝,改善親子關係。」

 

融入常規課程

劉校長指未來將會在常識科及STEM課程加入中藥知識,當中常識科課程會涵蓋植物的種類,讓同學知道原來有些植物有藥用價值,可以用來冶病,亦可由中醫角度看人體結構、經絡,教同學保護身體,如天氣熱也不該喝太多凍飲、出入冷氣地方要小心着涼等。

「由一年級開始,低年級有認識植物的課程,高年級亦有植物和環境保育的課題,用專題研習方式進行教學。」老師會盡量選擇有趣、貼身的內容,訂立一個教學主題,再把主題相關的內容告訴同學,並要求他們完成小組研習報告。劉校長解釋:「植物的種類、環境保育都能與中草藥相連,中草藥是植物的一種,部分很稀有,可以教同學見到路邊植物不該胡亂採摘,從小培養他們對待大自然應有的態度。」

劉校長期望導賞員計畫能夠發展為一位高年級學生帶領一位低年級學生,做到傳承的意味。
劉校長期望導賞員計畫能夠發展為一位高年級學生帶領一位低年級學生,做到傳承的意味。

 

同學向參觀嘉賓介紹中藥園。
同學向參觀嘉賓介紹中藥園。

 

擴闊學生視野

認識中藥的種類及功用固然重要,但中藥帶給學生的絕對遠超於此。「中藥代表古時我國的智慧文化。透過中藥園,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如李時珍、華陀,以至神農嘗百草、刮骨療傷等故事。」雖然劉校長近年積極推動校內增設不同設施及活動,但她覺得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思想前衞、舉辦創新活動外,一些傳統文化價值觀同樣要保留,保持孩子具創意的天性之餘,亦能讓他們懂得感恩。

對小朋友來說,平日身體不適都是看西醫為主,但中藥卻能為他們對治病帶來新的理解。「平時食粒藥輕飄飄的,不清楚內裏成分,而中藥又是另一種東西。」被問到同學會否覺得中草藥是老一輩的東西,劉校長說同學並沒有這樣的想法,而且中藥正跟隨科技發展而轉變。「我小時候都是拿着個大藥煲煲中藥,但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預先包裝、沖水的中成藥可供選擇。」她形容小孩就像海綿,每天都在吸收不同的東西,學校老師要做的是打開他們的眼界,讓同學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出路。

劉校長表示年紀小的孩子要多嘗試,埋下學習的種子。
劉校長表示年紀小的孩子要多嘗試,埋下學習的種子。

 

以下四位小六同學將會擔任小導賞員,究竟他們對中藥有多少認識?為甚麼想擔任導賞員?他們又希望能夠在中藥園學到甚麼東西?

 

李芯蕙:既可害人又可救人

凡事皆有兩面,就像中藥,用得好可以救人無數,動了歪念亦可取人性命。「小時候看古裝電視劇,見到劇中的角色既可用中藥落毒殺人,又可施針救人,覺得很有趣。」普通的電視劇情,卻引起當時只有五、六歲的芯蕙對中醫藥的興趣,難怪去年老師找她參與中藥園活動時,她即時爽快答應。而在救人之前,要先認識各種草藥的種類、功用,她期望參加中藥園後能夠認識更多藥材,懂得不同療法如針灸。至於現時記得哪幾種中藥?她即時想起魚腥草,因為名字十分古怪,她笑言最初會「幻想它聞起來有魚腥味」。中藥神奇、博大精深,亦令她希望可以更深入鑽研這們技術,甚至想過長大後成為中醫。

李芯蕙
李芯蕙

 

陳漪汶:拔罐驅走體內濕氣

正如劉校長所講,不少孩子可能都見過父母拔罐,對背上一個個紅印感到好奇,卻不太清楚到底發生甚麼事。訪問當日,雖是漪汶首次嘗試拔罐,卻能簡單講出拔罐的流程,加熱、吸、拔,更指出要挑選「多肉」的地方進行拔罐。此外,漪汶表示自己身體不適時父母會先帶她看西醫,再看中醫調理。她說:「中藥由大自然植物製造出來,副作用較西藥少。」年紀輕輕的她更不怕中藥苦,「食山楂餅便不怕啦」。未來她希望能夠學會拔罐和針灸,因為用在不同人身上能獲得不同功效,覺得十分神奇。

陳漪汶
陳漪汶

 

甚麼是拔罐?

拔罐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利用罐配合火燃、真空抽氣的方式,在罐內營造負壓和熱力,使其吸附於皮膚,再待五至十分鐘後移除。因受到吸力的刺激,拔罐後皮膚會留下一個個淡紅或黯紫色的圓形罐印,即俗稱的「瘀血」,具有通經活絡、活血止痛、行氣消腫、袪風濕等治療功效。而拔罐方法更可細分為閃罐法、抽氣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絡拔罐法等。

同學們嘗試互相替大家拔罐。
同學們嘗試互相替大家拔罐。

 

甘一言:不同穴位發掘人體奧妙

艾草可能你我都聽過,但你知道它有甚麼功用嗎?一言娓娓道來。「艾草有佷多功用,其中一樣是把它燃燒,當蚊香作驅蚊之用;用經過燃燒的艾草點下人體的穴位能紓緩疲累,有冶療作用,而刮痧所需的刮痧油都是由艾草製成。」對於其他中醫療法,如上文介紹的拔罐,他亦能解釋涉及真空的原理。

一言的中醫藥知識豐富,他說因為姨媽家中種了很多植物,故從小便有機會接觸,幫忙澆水,當得悉學校設立中藥園亦都渴望認識更多中藥知識。「如各個穴位的名字和位置,可以搭配艾草或針灸冶療等不同冶療手法。」他補充,之前亦曾試過被同學按壓膊頭,有痕和痛的感覺,後來查資料發現該處原來真的有一個穴位,令他覺得很奧妙。

甘一言
甘一言

 

葉一鳴:認識功用學煲湯

相比直接把中藥喝下去,有些孩子會抗拒藥材的味道,湯水更易令他們接受。一鳴表示媽媽久不久都會用藥材煲湯水給他喝。「例如五指毛桃,看似一塊木頭,媽媽會用來煲湯,味道帶甘,還有枸杞湯、百合糖水。」他笑指雖然自己比較喜歡普通湯水(始終藥材湯較苦),但亦不抗拒喝藥材湯。「其實每隻藥材都想了解多一些,最想知其功用,這樣便可以自己煲來喝。」加上之前喝過數次中藥,覺得十分特別,小小棵植物居然有如此多的功效,病了不舒服可以喝,平日也可用作強身健體。

葉一鳴
葉一鳴

 

文:林詩敏 

圖:黃頌偉、林詩敏 部分由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