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一定要成績好? IQ高、讀書叻已過時 鼓勵有這才能的學生加入

更新時間:19:07 2022-10-05
發佈時間:10:00 2022-10-06

你覺得何謂「資優兒童」?讀書「叻」、IQ高,還是某項天賦別於常人?今次我們請來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Dr. Wong)與三位分別擅長口琴、拉丁舞及編寫程式的學員及其家長講述資優兒童的特質和教養資優兒童的心得。

擅長口琴、STEM的鄧敬業(Timothy)(左)及擅長拉丁舞的林焯盈
擅長口琴、STEM的鄧敬業(Timothy)(左)及擅長拉丁舞的林焯盈

 

原來除了學業成績,在體育、音樂、藝術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同樣可被視作資優兒童,Dr. Wong表示坊間一般以為資優兒童只是讀書「叻」、IQ高等的想法已經過時。「以往學苑都偏向招收數理方面較強的學生,但資優兒童不單止從這方面判斷。故我在去年接任院長後亦希望擴闊收生來源,接下來我們亦有一個計畫,鼓勵校長推薦有領導才能的同學進入學苑。」他認為具領導能力的學生,不論將來從事甚麼範疇的工作都能有出色的表現,而且香港對於人才需求殷切,所以希望從小培育。Dr. Wong更指出,根據國際學術定義,社會上大約有百分之二至三的學生會被定性為資優生,估計可能其中一半未被發掘出來或未接受重點培訓。現時進入學苑主要透過學校或家長提名,再經過筆試和評審委員會審核,佔約整體學員人數九成。部分家長誤以為學校提名有更高的取錄機會,其實不然。Dr. Wong解釋道:「推出兩個途徑主要因為有些同學未被學校發掘出來或學校用盡了他們的推薦名額。」至於餘下一成,則透過「閃耀之星」才華拓展獎學金或一些大型公開比賽如國際數學、物理奧林匹克比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獲得取錄。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Dr. Wong)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Dr. Wong)

 

學業成績非首要考慮

Dr. Wong表示遞交提名時學生需展示其才藝或提供其創意作品,如唱歌、跳舞、STEM比賽發明品。「當然亦需要校內成績表,會留意排名,但因為每所學校的標準都不一樣,所以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反而更看重學術以外的活動。」進入學苑前需要進行筆試,他表示只要用心聆聽網上課堂內容,加上報名的同學成績普遍屬中上水平,不會太難,旨在考驗同學的堅毅性。「以往部分同學進行到一半已經放棄,因為在一個月內他們要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完成網上課程。」

 

同學製作的創科作品。
同學製作的創科作品。

 

冀提供另類發揮平台 改善課程編排

Dr. Wong稱去年一共收到一萬二千份提名表格,最後取錄了一千六百名學員,為近年新高,他們希望能夠為同學提供另類平台發揮。「當成為學員,同學有機會接觸不同社會賢達,學苑更會提供師徒計畫,如之前便有學生與科大教授配對,有幸進入大學實驗室學習。」

他甚至提及過往有同學反映課程不夠深入,所以去年學苑除了拓闊收生來源,更重組課程。除以往的短期課程,亦加開了一些更長時間的課程並涵蓋較深課題,如Blockchain(區塊鏈)。「這些課程約一百小時,同學們大約每星期在這裏三小時,需要上六至八個月的時間。以往的短期課程則為十小時左右,約一個月便能完成。」他補充,目前深入的課程約十個,主要給有興趣鑽研的同學報讀。

 

相比成績,學院更重視同學對學習的興趣。
相比成績,學院更重視同學對學習的興趣。

 

2022 / 23年度提名計畫

資格:
• 10至18歲的香港中、小學生
• 獲得學校獲得學校或家長提名或任何指定比賽的得獎者
• 在第二階段完成由教育局及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共同提供的指定網上資優課程
甄選準則: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根據Dr. JosephRenzull提出的「資優三環」概念,甄選能夠從學苑課程中獲益的學員。
1 中上程度的能力
• 一般智能:處理資訊、整合經驗及抽象思維
• 特殊智能:吸取知識並有所作為的能力

2 具創造力,流暢而靈活的處事方式、創意思維、易於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啟發及喜愛冒險。

3 擁學習熱忱,堅毅、恒切、勤奮、自信、具洞察力及對特定課題深感興趣。

截止報名日期:10月11日
費用:全免
詳情:https://bit.ly/3dOxqSf

 

 除了請來院長Dr. Wong介紹學苑的收生程序及理念外,我們亦請到三位資優兒童家長分享他們的教養之道。

 

適時鼓勵 耐心分析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當幾位受訪家長被問到是否從小便已經栽培孩子成為資優兒童,他們均否認,甚至未曾想過自己子女是其中一分子。Timothy父母說:「起初是Timothy表姐最先進入學苑,然後大女兒(即Timothy姐姐)在小五時獲得學校推薦,透過參與學苑的活動、家長講座,才認識何謂資優生。」至於焯盈,媽媽指起初因為有感女兒性格較為內向、不太主動與人溝通,所以希望藉課外活動擴闊社交圈子,而拉丁舞裙的顏色鮮豔,較易吸引當時年僅四歲的焯盈,殊不知意外發現她在跳舞方面的天分。

焯盈從小已經是頒獎台上的常客,隨着年齡,獲獎的競爭、難度自然增加,當焯盈賽前感到緊張或落敗時,媽媽會安慰她表示「比賽一定有輸贏,不一定次次都拿冠軍」、「完了這場,下個月還有另外一場,不用緊張」,回家後更會和焯盈分析落敗原因,是自己的舞姿做得未夠好?跟不上音樂?推動女兒繼續進步。

 

焯盈媽媽起初只是抱持「玩玩下」的心態讓女兒學習拉丁舞,當得悉女兒被學苑取錄亦曾擔心能否跟得上。
焯盈媽媽起初只是抱持「玩玩下」的心態讓女兒學習拉丁舞,當得悉女兒被學苑取錄亦曾擔心能否跟得上。

 

引導比教導重要 顧及孩子心理需要

Timothy及兩位兄姐都是資優生,名副其實「一門三傑」,是否有特別的育兒心得?他們父母稱資優生「受軟唔受硬」,管教不能太過嚴謹,要留有適當空間讓他們揣摩,引導比教導重要,用第三者的例子取代直接說教。而「IQ高」是資優生的優勢,同樣是他們的阻力。「正正因為IQ高,知道父母對他們有期望,反而為他們帶來心理壓力。」Timothy爸爸形容資優生有一個特質,說得動聽是敏銳,難聽便是敏感。「他們能夠覺察常人不以為意的事情,但同時會因此感到不自在,變得情緒化。」

知道孩子是資優生後反而要更加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協助他們儘快平伏。Timothy父母提醒,當孩子正在思考,切忌打斷他們,因為他們這時已經心煩,若再加以騷擾,有可能令他們脾氣突然暴躁。「可以多做切水果、煲湯等後勤工作。」Timothy父母笑道。平日亦可多灌輸逆向思維的概念,讓他們知道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遇到困難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

 

Timothy小時候氣管不太好,醫生建議父母帶他習泳,但因他患有濕疹,長期接觸池水會加重病徵,所以最終選擇學習吹口琴改善呼吸。
Timothy小時候氣管不太好,醫生建議父母帶他習泳,但因他患有濕疹,長期接觸池水會加重病徵,所以最終選擇學習吹口琴改善呼吸。

 

多嘗試 發掘興趣

最後一位分享的同學是於「第二十四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小學發明一等獎的李曉暄(Cheryl)。由於Cheryl父母從事有關資訊科技的工作,故她自小對STEM、編程尤感興趣。但Cheryl爸爸表示他並沒有強逼女兒接觸相關東西,正如Cheryl曾經學習日文,現時亦有學習鋼琴。他認為家長應該做的是替孩子做好時間分配。「因為孩子年紀尚小,不懂得如何分配時間,家長這時便可以替他們安排,讓他們多作嘗試,從而找到自己的興趣。」

Cheryl爸爸覺得資優生通常對某樣事情特別專注,家長一定要先找出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然後加以培養。
Cheryl爸爸覺得資優生通常對某樣事情特別專注,家長一定要先找出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然後加以培養。

 

文:林詩敏 

圖:蔡建新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