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症 ︳疫下個案增七成 小朋友見陌生人唔出聲+緊張或患上

更新時間:20:46 2022-09-14
發佈時間:10:00 2022-10-05

小朋友平時性格活潑開朗、多鬼主意又有主見,但身處陌生環境卻突然感到異常焦慮、默不作聲,以為小朋友怕羞?但原來可能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簡稱選緘症)!「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前進行了全港首個「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調查發現香港家長和老師對於選擇性緘默症的認識普遍偏低。《親子王》早前請來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Wincy)分享更多有關選緘症的資訊,並教家長如何及早識別和協助孩子。

選擇性緘默症求助個案急增至每月五十多宗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

 

調查於二〇二一年十月至二〇二二年四月期間以實體及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訪問了七百六十五名受訪者,當中包括一百六十五名本地幼稚園老師,以及六百名本地幼稚園家長。研究旨在了解學童在熟悉及陌生環境時的表現落差,藉此探討本港兒童患選緘症的情況,提高社會關注,更重要是研究如何為這群學童提供及早適切的支援。是次調查結果發現,選緘症在香港的認知度與宣傳度甚低,有超過八成幼稚園學童家長及四成幼稚園教師未聽過選緘症。即使有聽過,一般是透過網上資訊獲悉為主,但從專業途徑接觸過選緘症學童的則少之又少。雖然香港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實數據顯示選緘症患者人數,但Wincy說在台灣,大約每一百四十名小學生就有一位患有選緘症,故香港潛在患有選緘症的孩子並不少,家長及教師應多加留意。此外,新冠疫情持續,令孩子的社交機會減少,對身邊事物的憂慮增多更大機會患上選緘症。「孩子可能出現不敢除口罩食東西、刻意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Wincy說。

有指於疫情下,懷疑小朋友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求助急增,由疫情前一個月約三十宗,至疫情期間一個月五十多宗,而發病期多由二歲半至四歲五個月,五歲前屬黃金治療期。

選擇性緘默症屬焦慮症之一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觀察、判斷子女是否患有選緘症?Wincy解釋:「選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有正常說話能力,但在特定的情境下突然停頓,變得異常沉默。患者在某些場合,如在家中或與熟悉的家人一起時,能夠如常對話及互動,但在個別社交場合,如在學校面對老師時則會表現緊張,甚至影響口語溝通。」

Wincy亦指出若孩子在特定場合持續(超過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出現下列症狀便很大機會患上選緘症,需多加注意。
• 不能與他人對話
• 只用氣聲或非常細聲說話,有時只能輕聲地說一或兩個字作回應
• 僅以點頭或搖頭,面部表情和手勢等代替言語溝通表達
• 表現害羞、依賴和退縮、迴避目光
• 當意識到別人注視或接近自己時,突然表現反常
• 不參與群體活動
• 嚴重的甚至上課時不敢問可否去廁所,因而出現瀨尿情況。

協會進行全港首個有關選緘症的調查,並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
協會進行全港首個有關選緘症的調查,並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

 

成因分先天、後天 教養方式或致病症

Wincy稱選緘症可由不同因素導致,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包括家族有焦慮症病史、孩子天生性格固執、慢熱;後天則包括家人離世、移民、父母的教養方式。」她覺得家長管教孩子時不宜過分緊張,應讓他們多作嘗試,不要給予「做唔到」、「唔做得」的錯覺。當孩子進入幼稚園,初次與父母分離,亦可先適當地延長分離時間,由一小時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增加至一個半小時或先和主要照顧者分開,不要一下子進入完全陌生的環境,會較容易適應。

部分家長誤以為口才班、面試班有助改善孩子在陌生環境沉默寡言的情況。
部分家長誤以為口才班、面試班有助改善孩子在陌生環境沉默寡言的情況。

 

家校表現落差大 忽略患病可能

是次研究亦刻意點出選緘症特徵,問到老師有否遇過出現潛在特徵的學生,有七成幼稚園教師認為有遇過疑似患上選緘症的學童,近一成甚至承認遇過確診選緘症的學生。由於選緘症兒童在學校和在家中表現落差較大,相比教師,家長只看見子女在家的情況,未能觀察到子女在兩個環境下的差別,容易誤以為子女屬單純害羞或未能適應學校環境,而變得沉默寡言。正正因為這個盲點,家長在認識特徵後,認為子女有選緘症的比例仍然僅得百分之三,反映家長明顯傾向忽略兒童患病的可能性,隨時因而錯過治療機會。

調查亦發現,若懷疑有學生患選緘症,只有不足六成教師表示會為他們尋求協助,而令他們卻步的最大原因(約佔七成)是認為家長未必願意配合。在調查結果發布會上,其中一位家長無奈表示:「有舊派的老師明明未聽過選緘症,就說小朋友『大個咗就冇嘢』,更指『小朋友坐定定咪仲好』!」另一位個案家長Vivian甚至指出老師不知道如何協助選緘症孩子曾導致反效果出現,可見除家長因素外,教育界對選緘症的認知度和重視不足,亦會阻礙選緘症兒童得到協助。

個案家長Vivian
個案家長Vivian

 

長遠可誘發抑鬱症 二至五歲屬治療黃金期

選緘症大部分情況不會自行痊瘉,欠缺處理更可能令情況惡化。「隨着成長要面對更多有壓力的場合,可能引發其他類型的焦慮症,令患者感到焦慮的事物會變得更廣泛及嚴重,長遠而言增加引發其他病症的風險,例如強迫症、抑鬱症等。」Wincy補充。

Wincy續指,根據外國研究,患者初發現的年齡主要為二至五歲,如及早介入治療,會有高達九成的治癒率,亦會減低出現共病的風險。她表示家長懷疑子女有選緘症時,應調節自己心態,明白不願說話的情況是可以改善的,然後與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亦需要多加留意孩子的神情,若發現有異,應多給予空間,不宜迫得太緊。此外,家長可以尋求專業人士評估,先排除孩子是否有語言障礙及自閉症等情況。

面對患病孩子,家長應避免指責、打罵,因為這樣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且更害怕說話。
面對患病孩子,家長應避免指責、打罵,因為這樣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且更害怕說話。

 

多製造社交機會 耐性給予支援

尋求治療固然重要,Wincy亦同時建議家長可以製造社交機會給孩子,如日常接送、帶孩子到公園玩耍的時候,讓孩子與其他人多接觸,逐步熟習與人溝通。「選緘症患者內心對陌生人有一股抗拒、敏感,透過接觸,有助提升內心接受程度。」

當孩子未能成功說話,她提醒家長不要急於指責孩子。「避免說『你唔講嘢,冇禮貌』,爸媽們可以多等二十至三十秒,若孩子依舊不作聲,則可代為幫忙,如『你未準備好?今次我幫你,bye bye姨姨』,切忌讓他們感到壓力或失敗,而是知道有父母在身邊支持。」

家長及社工對該症認識不足,未完全掌握評估及處理方法,亦不清楚該如何救助,由發現症狀到介入或要花上很長時間,Ms. Wincy日常會到社福機構為學校老師及社工進行培訓。
家長及社工對該症認識不足,未完全掌握評估及處理方法,亦不清楚該如何救助,由發現症狀到介入或要花上很長時間,Ms. Wincy日常會到社福機構為學校老師及社工進行培訓。

 

選擇性緘默症4種程度

按照孩子在不同場合的參與度、說話及非口語表達能力,Wincy指選擇性緘默症情況大概可分為以下四種程度:
Level 1 - 有限度口語溝通
在特定的情境中,孩子能透過閱讀文字 / 間接說話,用可聽見的聲量說出詞彙或短句與部分特定的人溝通,但是說話內容比「在家能力」仍有一定差距,在同一情境中未能與所有人說話。
Level 2 - 耳語及發出聲音
在特定的情景中,孩子使用氣聲、用舌頭發出聲音、吹口哨等表達,或者發出不是話語的聲音,但未能使用正常聲量溝通。同時亦會用非口語方式溝通,肢體動作表現更自在。
Level 3 - 非口語溝通說話的程度
在特定的情境中,孩子使用非口語方式溝通互動,能使用手勢、點頭表達。孩子的面部表情較為放鬆或會有微笑,甚或許能透過家庭成員 / 電子器材傳話。
Level 4 - 不溝通不說話
於任何情境下,基本上不會作出任何溝通參與,幾乎不會使用身體語言表達(例如:點頭)、沒有面部表情、身體繃緊僵硬、移動速度微細、不會輕易改變站或坐姿。

參考資料:
Perednik, R. (2011). The Selective Mutism Treatment Guide: Manuals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therapists: Still waters run deep. Oaklands.

協會未來計畫推出繪本,讓更多人認識及關注選擇性緘默症。
協會未來計畫推出繪本,讓更多人認識及關注選擇性緘默症。

 

文:林詩敏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