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題】大自然順性教養 爸爸野人培養兒子獨立個性

更新時間:22:53 2022-08-03
發佈時間:06:50 2022-08-04

疫情下,家長變得熱衷帶子女往郊外探索,令自然教育活動一時間風行起來。兩位從事自然教育的爸爸:外號「野人」的莫皓光講求育兒之樂及自然的生活模式,一家人靠雙手安頓生活細節;;創辦社企推廣自然玩樂的曾振威則與一對女兒,悠遊城市與郊野之間,發掘不同遊戲樂趣。在野教養,各自領悟一套與子女於大自然成長的法則,既療癒心靈亦同步學習面對逆境。

六歲的麥皮在疫情下,尤幸在郊野成長,每天忙於埋首不同家務,未受動輒停課所影響 —— 他的家務與別不同:為父母斬柴煮麵、維修燒烤爐、清潔儲水池......父親做甚麼,他亦步亦趨。「這是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屋企處處是遊樂場,不用刻意找玩具,他做的這些工作,都是遊戲。」外號「野人」的莫皓光,擇居郊外十多年,一直身體力行,一家四口實踐簡樸環保生活。

野人形容,非要兒子學會甚麼技能,而是尊重他想嘗試學習的意願更重要,練就出這小小男孩的獨立個性,培養其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勇氣。「我只是想讓他放膽去嘗試,當他兩、三歲時見我斬柴蠢蠢欲試,我便由得他,再簡化一些步驟,令他可以參與。」

 

順性探索 認識當下

一歲五個月大的弟弟天行,赤腳踏石、泥路,小手周圍摸,但見他踏上不規則石路,小腳總輕輕摩擦石面,蠕步拾級而上,記者看來相當有趣,小人兒學步早已探索過地面不同沙石質感,當他見到哥哥拾起螺絲批鑽電掣,他跟着做,小手肌肉操控工具能力相當不俗。

創辦社企「自然脈絡 Natural Network」推廣大自然教育活動以來,野人非從挑戰大自然的角度設計活動,他認同兒童對大自然活動亦帶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像爬樹、跨步兩石之隙,因此大人要尊重其成長步伐。「孩子仍未準備好去做而拒絕,我都會再問多一次,肯定他們的看法......去大自然不用急着做所有(體驗)活動,硬要成功完成,教育不應該是這樣的。」

■自建收集山水的水池,主要用來消暑,冬天儲水用來淋花,麥皮每天幫忙洗刷清潔,與弟弟一起玩水。
■自建收集山水的水池,主要用來消暑,冬天儲水用來淋花,麥皮每天幫忙洗刷清潔,與弟弟一起玩水。

 

只有自行探索 才能掌控能力

教育心理學著名的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指,當兒童學習不同概念與能力時,大人從旁協助令他們更進步。像這樣對大自然探索能力屬「高階」的父親,就算熟悉不同方式令兒子進步,反而有覺醒要順性教育。「好像在石澗,有十級石階,他行到五級,都會鼓勵他多行一級。不過,既然孩子覺得夠了,不想再行,或仍未準備好,那便去到那一級便停下吧!」他放手讓麥皮探索自然,也不離一句「如果想爸爸幫你,便開聲講」。「他需要外力找爸爸,是最理想的狀態,有能力判斷自己需要。在日常生活也如是,當他做不來,遇到困難或感到吃力,懂得發聲很重要。」

多年自然教學經驗,見過不少家長有意圖令子女做到不同大自然的體能項目:「我想孩子自覺有能力做到才做,這才是屬於他的能力。我刻意抱他、扶他、推他才做得到,那沒有意思,亦證明了他只能去到當下位置。」像兒童在大自然攀爬,要大人全程幫助,跟自己摸索技巧學會攀爬,效果迥然不同。「我想他是順着自己的判斷力發展,非外力幫自己完成。」家長的角色,不過從旁看顧,以及找到兒童學習能力的步伐。

■身為自然教育導師,野人指,在大自然活動,就算與小朋友一起探索,放手給他試不同活動,背後要做的風險評估也不少。
■身為自然教育導師,野人指,在大自然活動,就算與小朋友一起探索,放手給他試不同活動,背後要做的風險評估也不少。

 

雖貫徹環保 仍讓孩子走想要的路

野人說,不是身處大自然才煉就出孩子不同能力,反而是家長的態度,就算置身城市,也可做到培養效果。「只不過身處大自然,提供了一個迫切去讓兒童探索的環境。」其實城市公園的裝置,原本就是模仿大自然,設計背後有不同考慮,很清晰每一個位置做甚麼,卻相當工整。「這跟大自然不同,環境,以至世界都是不規則的,大樹、石頭的分布,才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環境。」

當父親後,感受更深刻,雖然麥皮兄弟一直依從他與太太的簡樸生活成長;出生至今茹素、從未去過主題公園、穿的是二手衣物、到二手商店買過僅有一兩次玩具而更多是朋友所贈 —— 即使麥皮要升上主流學校,野人也不覺得生活會有所改變。「因為我們生活本就如此,他一直跟隨我們。」

多年來,祖父母有自己的方式與孫兒相處,野人笑道,麥皮說過祖父母指「吃少少肉無問題」,他的底綫是希望兒子茹素,便跟父母說明白。疫情前,野人仍有檢拾剩食,現在因為疫情停止了,問他將來會否讓麥皮如此?「為甚麼不?我也是這樣做呢!」

外人眼中的另類簡樸生活,像與主流格格不入,問野人可接受兒子長大後,過上與他迥異的物質生活,回歸主流時,他坦言就算覺得不理想,亦會尊重兒子的選擇。「他長大後,要放手讓他去選,只要是他認為對自己好的生活,做父母的不應干預太多。」

麥皮的名字叫莫期,就是父母早有期許,不是活在別人期望中。「他不會全個人生也跟着你走的。」野人如是說。

 

自然教育活動推介

1. 野孩生活課 ── 築樹屋

野人於2005年創立社企「自然脈絡」,多年來舉辦不同親子、大中小學生,以及幼兒體驗活動,剩下的八月暑假及九月以後,仍有「野孩生活課」系列活動:築樹屋、走進郊野進行不同探索活動,有單次活動形式和持續多個課堂進行,可留意facebook專頁更新。

Facebook專頁:自然脈絡 Natural Network

 

2. 板車海岸漫遊

由九十後攝影師,自然教育導師Tony帶領不同自然體驗活動,除了夏天山澗遊,親子岸綑、鳥類、生態攝影等,滑板車海岸漫遊亦深受歡迎,九月初仍有最後一班,報名詳情可到其facebook專頁。

Facebook專頁:Tony 山下札記

 

3. 跟沐遊「玩自然」

主張玩自然的威廉,舉辦不少親子、學生自然探索活動,包括澗遊、夜行觀生物、親子森林浴等。

Facebook專頁:爸爸帶我玩自然

延伸閱讀:【育兒專題】 崇尚自然教育 放手讓女兒從探索中獲得力量

 

文:羅惠儀   圖:黃頌偉、何健勇、羅惠儀、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