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育兒】盤骨前傾影響幼兒步姿 三管齊下改善症狀

更新時間:23:17 2022-08-03
發佈時間:06:00 2022-08-04

有脊醫指出盤骨前傾會影響孩子的行路姿勢,因盤骨前傾會影響髖關節及膝關節,造成雙腳過度伸展,出現X型腿,令腳部產生異常。另外,盤骨前傾亦涉及孩子本身的身體發展,平衡力差或肌力不足的小朋友較易出現盤骨前傾。當身體平衡或承托出現問題,就會出現步姿異常及不穩定的情況,今次就講解有何改善方法。

 

常見於二至四歲幼童

兒童脊科基金榮譽顧問脊醫李昉鈿表示,盤骨前傾在二至四歲幼童身上較為常見,因為這時孩子基本上懂得站立和行走,可以企定讓人觀察。「其實在懷孕及生產過程中,嬰兒的盤骨都有可能受到影響,致使一出生便有盤骨前傾的問題,只不過要等到孩子兩、三歲懂得站立或步行先發現到。當然,出生後父母的照顧方式、孩子的姿勢習慣,身體機能都會是兒童出現盤骨前傾的主要原因。」他解釋,盤骨前傾指的是盤骨、腰骨向前傾斜,造成肚腩突出或臀部翹起。家長只需叫孩子挺直站立,從側面觀察孩子的耳珠、肩膊及盤骨是否成一直綫,便可判斷孩子是否有盤骨前傾的問題。

他說盤骨前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視乎前傾的嚴重程度,會出現不同表徵。「第一階段是最初期、輕微的盤骨前傾,小朋友可能會出現肚腩位置突出;第二階段除了肚腩位置突出外,會見到臀部翹起;第三階段會開始影響髖關節及膝關節,令雙腳過度伸展(over extended),出現X型腿的情況。」通常去到第三階已經十分明顯,大多會找脊醫進行段脊骨調整。

■兒童脊科基金榮譽顧問脊醫李昉鈿
■兒童脊科基金榮譽顧問脊醫李昉鈿

 

容易行路不穩

而剛才提到的X型腿,李昉鈿脊醫解釋有機會是盤骨前傾令髖關節受壓所致。「正常的髖關節有少少向前及向內,當出現盤骨前傾,受壓情況增加,髖關節的方向就會有所改變,出現上述的下肢、腳部異常狀態。」盤骨前傾亦會影響腰部、腹部、臀部及腿部等肌肉的受壓情況,導致肌肉、關節及連接兩者的筋腱不正常發展,影響行路姿勢。而肌肉長期受壓亦會影響肌肉張力,腿部肌肉張力不足,影響承托力,有可 無法承托身體重量,繼而出現行路不穩的情況。

此外,幼兒出現盤骨前傾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感官發展、本體感(與身俱來的能力)出現問題,當神經系統無法協調身體內在和外在環境的變化,就會無法讓身體達致平衡,從而影響肌肉、關節的建立及受壓程度,導致行路時或出現左搖右擺的情況。

 ■ 李昉鈿脊醫表示不良姿勢會增加盤骨前傾的風險。
■ 李昉鈿脊醫表示不良姿勢會增加盤骨前傾的風險。

 

三大改善方案

1. 改善姿勢

注意平日坐姿、行路、睡覺等姿勢,這些是日常生活經常出現的動作,如果姿勢不良,就會增加盤骨前傾的風險。「不良姿勢會導致肌肉不平衡,增加肌肉受壓情況,令腰骨受壓,造成盤骨前傾。」他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趴睡、長期扭曲身體或攤軟地坐。「不論走路、站立或坐下時,最好保持脊骨挺直,站立時耳珠、肩膊及盤骨應該成一直綫。」

2. 多做伸展及強化運動

「除了注意姿勢,更要做適當的伸展運動,以助紓緩及鍛煉肌肉,改善肌肉受壓及肌力不足的問題。」他表示盤骨前傾應該加強核心肌肉訓練。「核心肌群負責將我們的肋骨與盤腔維持在理想的位置,當孩子走路或進行其他姿體動作而沒有用到核心肌肉時,就會容易令盤骨處於過度前傾的狀態。」他建議家長可以陪同孩子做一些能夠鍛煉腰骨及盤骨的運動,如護脊操內的彈弓星、旋轉星及三角星等壓腿的動作。

3. 脊骨及肌肉調整

對於改善盤骨前傾,他認為脊醫的調整手法亦十分重要。「脊醫能夠透過按壓或其他手法調整錯位的脊骨,放鬆病人繃緊的肌肉,好讓部分病人能夠維持正確姿勢及進行伸展運動。」

 ■護脊操內的彈弓星、旋轉星及三角星等壓腿的動作。
■護脊操內的彈弓星、旋轉星及三角星等壓腿的動作。

 

Q&A:

Q: 翹腳和W型坐姿是否會導致盤骨前傾?為甚麼?

A: 如果長時間維持W型坐姿,有機會令髖關節向前扭曲,增加盤骨前傾的風險。至於翹腳,力量應該以向左及向外為主,最佳做法為定時轉換姿勢,活動不同肌肉。

■ 李昉鈿脊醫表示坐在脊骨平衡墊有助訓練腰盤。
■ 李昉鈿脊醫表示坐在脊骨平衡墊有助訓練腰盤。

 

文:林詩敏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健康育兒】愈來愈多小孩寒背 日日做這3件事助改善

【幼兒發展】BB瞓得唔好不如試下趴着睡?專家話原來容易造成脊骨側彎

【親子Life】及早辨識梁氏小臼齒 慎防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