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題】 崇尚自然教育 放手讓女兒從探索中獲得力量

更新時間:22:53 2022-08-03
發佈時間:07:00 2022-08-04

疫情下,家長變得熱衷帶子女往郊外探索,令自然教育活動一時間風行起來。兩位從事自然教育的爸爸:外號「野人」的莫皓光講求育兒之樂及自然的生活模式,一家人靠雙手安頓生活細節;;創辦社企推廣自然玩樂的曾振威則與一對女兒,悠遊城市與郊野之間,發掘不同遊戲樂趣。在野教養,各自領悟一套與子女於大自然成長的法則,既療癒心靈亦同步學習面對逆境。

拍攝當天清晨剛下過大雨,仍有烏雲,記者相約曾振威(威廉)一家四口在沙田一溪澗拍攝,出發前兩小時再問對方是否如期進行,或許他覺得記者擔心安全問題,短訊再三回覆:「預計大驟雨後,兩小時內都唔會有大雨」、「我預計20%有雨、40%陰天、40%藍天白雲、10%落大雨,剛才陣雨不會影響溪澗太多,安全的...... 」他強調有二十年自然教育經驗,並且是「野外急救講師」:「請相信我,我不會置大家同我兩個女於危險之中。」

■「你在香港活得不開心?但當你走進大自然,當下覺得享受, 那便開心。」這正是威廉舉辦不同親子及「玩自然」活動的宗旨。
■「你在香港活得不開心?但當你走進大自然,當下覺得享受, 那便開心。」這正是威廉舉辦不同親子及「玩自然」活動的宗旨。

 

於無常中探索 威廉一家自然中獲力量

育教於險 非置身於危險

陽光燦爛如期。與威廉在溪澗邊拍攝邊做訪問,他的一對女兒 ── 快將五歲的遊遊和三歲的遙遙已穿上浮衣暢泳,雖然由太太照顧着,但他的視綫從沒離開過女兒,不住叮囑太太看緊一點,「不要在那裏涼着,到那裏曬下」、「拉她靠近邊」、「那裏石滑跣」......

問他是否覺得在自然環境要有自覺危險處處,他說要孩子清楚所身處的環境之餘,家長也須判斷環境安全與否。「我讓小朋友在森林爬樹,跌落地是泥;如果跌下去會碰到石頭,後果就大不同了。像四歲的女兒,她穿上浮水衣自行在石中跣着玩,其實她不穿也可,但因為我見過有學生滑下來撞爆嘴唇及撞甩門牙,說明不可以心存僥倖。」

他的女兒沒有去過很多次公共泳池,因為池水內含化學物質,因此他主張往沙灘、溪澗。「看新聞,有家長指在溪澗的水有阿米巴變型蟲,我的判斷是流動的水是沒有大問題的,只是在(溪)邊位的水會差一些。」他帶活動時遇過不少家長,見到孩子碰過溪水後,便要他們用酒精搓手才吃東西。「我的女兒有舔過溪水、摸過泥土,沒有試過肚痛或任何不適,其實這些都是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

一家四口不論天氣,任何時候,隨心出發。「甚麼都適合玩!若下大雨?便玩雨水,重點是如何裝備好自己出去玩。假若天氣不好,世界再變,她們都可以用正面心態面對,而非迴避...... 」話未說畢,他着女兒細看記者浸在水的腳掌有豆娘。「這些際遇正是與大自然連結的時候,而泳池是沒有的。」只要威廉目光投向某一方說有蜻蜓或其他生物,姊妹倆總敏捷地找到位置;問他從何培養出女兒這種細膩的觀察力,他說:「她們知道蜻蜓怎樣飛,哪裏停下來,便從某個角度去找......從幼兒期,只要落街,我都會引導她們周圍望。」他笑道,用現今社會衡量兒童能力的價值,這些細碎觀察力非栽培專業人士之用。「我從小對這些生物的觀察力一般,卻成為了現在的工作、價值,未來的兒童正是需要這些能力,而非一味書本上的(硬)知識。」 

■ 在郊野遇見牛隻,好好觀察其舉動,對小朋友來說也是樂趣。
■ 在郊野遇見牛隻,好好觀察其舉動,對小朋友來說也是樂趣。

 

要玩 香港野外其實好好玩

自然教學場景比比皆是

從小教導女兒,大自然一草一物皆有生命,應當成朋友般看待,用幼兒理解的語言解釋,就是不可以摘樹葉和花朵。「你也不想在街上有姨姨隨意搓你的臉蛋、隨便拔你的頭髮。」偶爾不小心撞到樹木,她倆會道歉。威廉於說話用字上也特別用心,為的是灌輸一種意識。「帶活動時,我不會說『捉』昆蟲,因為那是由人控制的角度,我會跟他們說『帶』牠放在手上觀察,蟲想走便由牠走。」

他不想用「野孩子」來形容在自然環境成長的孩子,因為長於香港,本來就脫離不了市區,人們一聽如斯外號總有誤會。「人家聽到『野孩子』便直覺要離開都市生活,覺得不可能。我的說法,是學習與大自然相處,連結周遭。」因此,他推廣「玩自然」活動,兒童在石屎森林以外,尋找另一片遊樂場:河溪、泥灘,即使是在黑夜也可觀察自然。「試過帶小朋友上山頂睇雲,好像入到雲內,彷彿身處繪本才有的情節,而其實要真實認識世界,便要走進世界。」

昔日籌辦青少年自然歷險活動為主,他坦言,當一個人未準備好而在大自然做各種要勇氣「豁出去」的歷奇活動,某程度也是傷害。「說甚麼突破comfort zone(舒適區)才叫成長,其實不需用到『驚』這種經歷一樣可以成長。」因此,他舉辦的活動奉行享受自然為宗旨。

 ■因為學童自殺問題,驅使威廉透過舉辦不同自然活動,冀學童從中得到身心靈滋養,加強抗逆力。
■因為學童自殺問題,驅使威廉透過舉辦不同自然活動,冀學童從中得到身心靈滋養,加強抗逆力。

 

大自然生活法則

疫情改變社交模式,增加人與人的隔膜。「人,要與人相處才快樂,學習溝通、表達能力,否則會孤單、寂寞......現在是家長見到有人不戴口罩便害怕,碰任何東西都洗手,這種恐懼,是潛移默化令兒童覺得世界很恐怖。」他擔心,就算疫情過後,兒童已將恐懼埋在心,冀自然遊樂可以打破彌漫人心的不安全感與隔膜:「那是一代帶給下一代,當他們做父母都會這樣。」

他認為,當家長不再定義身處的環境有多危險,而純粹提醒子女留神周遭環境,反而可以令孩子從小建立認知,提高警惕,知道甚麼應做、甚麼不應該。「就算身處社會,我們不是為子女定義哪些是壞人、哪個制度不好,而是孩子怎與環境相處,自行判斷,那便是大自然生存的法則。」

學習面對生命,甚至世界,也是態度。「離開香港是否代表沒有問題?烏克蘭也打仗,視乎用哪種態度面對。」他創辦社企「遊沐」,倡大人細路「玩自然」,就是想大家活在當下——享受當刻自然帶給自己的舒坦,放下生活壓力,培養面對逆境的能力。「你只要慢、靜下來,去欣賞自然便可以。」像一對小姊妹,採訪期間會突然望着流水,或很專注地找蜻蜓。威廉形容,那是屬於小朋友的mindfulness(正念),不用煞有介事要孩子花半小時靜下來,他們自會從一草一木、天氣變化之間得到片刻寧靜。

世事常變,沒有永恆,恰如自然界四時之景變化萬千,對兒童來說,大自然教育正是要享受當下快樂,帶着正念態度面對疫情帶來種種無常,是為抗逆力。

延伸閱讀:【育兒專題】大自然順性教養 爸爸野人培養兒子獨立個性

文:羅惠儀  

圖:黃頌偉、何健勇、羅惠儀、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