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健康專題】行山出發前先學防跌竅門急救術

更新時間:01:03 2022-07-28
發佈時間:03:15 2022-07-28
疫情下掀起行山熱潮,但夏日常雨後放晴,令遠足行山的遇險尤其多,扭傷、跌倒的意外率大增,大家出發前謹記熟讀由專家提供的防跣避險急救術,有備無患!

行山出現扭傷、跌倒等意外,主要是錯誤估計山徑的難度、裝備不完善及個人力有不逮等。一旦不幸受傷首要保持冷靜,正確處理患處。出發前不做好萬全準備,絕不要逞強行山。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陸國恒(Alex)明言:「行山要使用身體不同的肌肉如臗關節、膕繩肌、小腿肌、股四頭肌,除要用到下半身力量,還有運用軀幹核心肌群的力量,幫助保持身體平衡,減少跌倒的機會。」

 

專業防滑竅門

Alex續稱:「行山經驗不足、身體耐力欠佳人士先適應較平緩石屎地斜路後,才循序漸進,挑戰較複雜的山徑。行山前應多作訓練,日常進行強化肌肉鍛煉,例如深蹲訓練四頭肌、腳尖站立訓練小腿肌肉、單腳站立及合眼練習平衡力等,都是一些簡單實用而必要的鍛煉方法。」

行山亦須帶齊合適裝備,「行山鞋要選鞋底坑紋較深的款式,如長時間行走崎嶇山徑,應選鞋底較多保護設計的款式;於雨季遠足或行山澗,則選專業用的防滑鞋底設計行山鞋。鞋頭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行山好大機會踢到石頭、樹根,導致腳趾受傷,選擇有鞋頭保護的款式較為安全。行山鞋內部要預留半吋空間,因長時間走路會令足部出現膨脹狀態。」

Alex建議,行山杖是遠足好幫手,可分擔身體部分重量,減輕雙腳負擔。行山人士採用直柄行山杖,以便身體得到更全面的支撐,減低對膝蓋的負荷。

 

對症急救指引

1「拗柴」 

「拗柴」的正式名稱是足踝急性韌帶撕裂,患者應立刻休息,將傷肢抬高及放置在最舒適的位置,並用彈性繃帶包紮患處。患者不宜再行走,應由同伴送落山,回家敷冰以減輕痛楚,有需要便立刻求診。Alex建議行山人士帶備求生包,並以正確方法處理傷患。

2 急性拉傷 

突然衝刺或跳躍容易拉傷大腿或小腿肌肉,可採用最基本的「休息、冰敷、壓逼、抬高患處」這四個步驟的急救法。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最重要是立即停止下來,不再繼續運動,利用彈性繃帶包紮,並抬高拉傷部位,以協助血液回流、減少內出血,以及防止組織液增加,避免患處腫脹。

3 抽筋 

在行山期間抽筋,容易導致跌倒或足踝扭傷等意外,患者應該立即停下來休息,先用輕力按摩患處,再慢慢將肌肉按鬆,才進行拉筋動作,另需要適當補充能量和電解質。

 

文:曾蔚淇 圖:星島圖片庫、中通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