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童身授|哀傷怎麼辦?【611期】

更新時間:03:00 2022-02-17
發佈時間:03:00 2022-02-17

早前「全城殺鼠」,筆者在網上看到一段短片,有小孩在交出小倉鼠時,顯得非常不捨,嚎啕大哭,實在令聞者傷心、聽者流淚。究竟,父母應該如何協助孩子處理「失去」的情緒。

人們都害怕「失去」,不要說孩子,成人也未必能好好處理這種哀傷。孩子在面對此情況時,或會有點脾氣、哭過不停、出現倒退行為、情緒起伏很大,也可能有麻木表現(即沒有太多的情緒或行為表徵,但不代表他們沒有 經歷情緒變化)、有時出現身體症狀等,年紀稍大的孩子則可能有內疚情緒。

先處理心情 後解說事情
當孩子知道將要「失去」,明白不可以再保留倉鼠在家之後(這裏以倉鼠作例子,但其他形式的失去,例如喪親、寵物離世,甚至心愛的玩具損壞了都適用),可能出現情緒,父母或稱之為「扭計」。家長可能不斷解釋情況,說明為甚麼要「交佢出去」,但這時解說好比對牛彈琴,毫無作用。

筆者建議,家長可以先替孩子說出情感,例如「媽媽知道你很愛錫鼠鼠,知道你現在很難過」等,切勿因為希望盡快回復平靜而說出「大個仔唔喊啦」、「男仔唔好喊」等,以免孩子把情緒強行壓抑;也不要說「唔緊要,之後再買過一隻畀你」,因為這樣的價值觀,可能令孩子不再重視情感,而認為只要有錢就可以有替代品,而生命沒有替代;不要欺騙孩子「鼠鼠無病之後就可以返屋企啦」,說謊本來就是很差劣的身教,父母的責任在於教導孩子掌控情緒,而非盡快「解決」正在哭泣的孩子!

在孩子宣泄情緒的同時,家長可以有多一點身體接觸,例如擁抱他們,或輕輕拖着其雙手等,可令孩子更有安全感。

正面解說死亡
華人的文化,很多時候迴避死亡,以「睡着了」、「親人到很遠的地方工作」等形容死亡,但這些解說都不能安撫孩子的情緒及創傷。家長應該直接使用「死亡」等字眼,並讓孩子明白這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因應孩子的年紀,可以加入例子如「玩具破了、花兒凋謝了」等生活體驗,以協助他們明白現況。

教導宣泄情緒方法
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宣泄情緒的方法,例如當感到心痛難當時,可以擁抱媽媽大哭一場,也可以抱着枕頭、公仔等。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想出懷念失去的人或物的方法,例如拍照、畫畫、跳舞、寫信、做手工、製作陶泥等,合力做一本紀念畫冊也是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抒發心中掛念。

筆者明白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文中提到「不要說」的話可能已全說了,怎麼辦?其實,只要正面地跟孩子解說就可以了,告訴孩子正確的資訊,表明之前爸爸媽媽說錯了,這也是很好的身教呢!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
感童身授|孩子過分膽小?(二)【610期】

感童身授|孩子過分膽小?(一)【609期】

感童身授|主動學習【6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