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兒童缺乏社會連繫 影響語言能力

更新時間:11:56 2022-01-03
發佈時間:11:56 2022-01-03

不少父母總把語言能力與天賦掛鈎,認為善於表達的孩子是天生的,其實不然;兒童或因缺乏強烈的社會感情而導致學習語言及說話能力稍遜。不斷糾正或挑剔孩子的錯誤,會影響孩子自由表達,最終或導致他們過於慎重思考,繼而出現語言遲疑、無法自信表達的情況。

情況一:孩子學不好說話,是因為家人過分溺愛。因小孩來不及運用語言表達需求,大人已將所有事情做好了。因長期毋須使用語言,他們可能因而與外界斷了接觸,長大後或失去適應社會的能力。

情況二:孩子不願說話,因他未及表達完整句子,父母便打斷他的話,或者不讓他們自行回答;部分孩子或在說話時被取笑、諷刺,因而喪失說話的信心。

人必須運用語言、邏輯及嘗試來發展或獲得社會感情,若缺乏社會感情,人的理解及邏輯能力便不能充分發展。當我們無視他人所生活的社會,只利用自己的語言作解釋,那麼社會就會陷入混亂。

人們從社會感情中獲得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是信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孩子沒有從小建立這種安全感,在與他人交往時或獨立完成某項任務時,缺乏安全感如緊張、過於在意自己表現等情況便會出現。此外,在學習講求客觀、邏輯思考的科目時,也會出現不自信的情況。

整理:本刊記者

資料來源:《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Alfred Adler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