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童身授|情緒瓶的魔法【601期】

其他
更新時間:18:00 2021-12-01
發佈時間:00:00 2021-12-02

筆者的兒童靜觀導師課程會教導參加者帶領孩子靜觀的方法,「情緒瓶」便是活動之一,父母或老師使用後,均表示效果很好,孩子在面對情緒時,能察覺到情緒存在,並透過情緒瓶自我安撫,取代過往「發脾氣」的方式。

命名
我以往稱呼它為「冷靜瓶」或「情緒瓶」,但有一名本身為幼兒老師的學員表示,學校也有跟孩子製作這個瓶子,並命名為「魔術瓶」,令它對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筆者覺得實在太有才了,所以下文便以「魔術瓶」稱呼它!

製作
製作魔術瓶的材料包括透明水瓶、透明膠水、清水、閃粉、珠片、食用色素。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製作。首先將膠水注入透明水瓶至約三成滿,然後倒入五成清水,加入小量食用色素(建議使用藍色、綠色等,更能平靜情緒;紅色、黃色等可能令情緒更高漲)、閃粉、珠片等,蓋上蓋子搖動瓶子,將水和膠水完全 混和,最後因應液體的稠度,加入水(使之更 稀)或膠水(使之更稠)至全滿,即大功告成。 孩子較年幼的話,可以多加水,反之則加入膠水,以對應孩子的專注力,

使用前教學
完成魔術瓶後,父母需要在孩子未有情緒時教導他們魔術瓶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先搖動魔術瓶,讓閃粉和珠片浮起,再解說:「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像瓶子裏的閃粉和珠片,很高漲」,然後引導孩子慢慢呼吸,並細心欣賞魔術瓶裏的閃粉慢慢往下沉,就像我們透過呼吸,讓情緒平復,心情也會愉快起來!因為魔術瓶很漂亮,孩子都愛細心觀察,父母也可以稱讚孩子很專注呢!


示範教學
當孩子明白如何使用魔術瓶後,父母便可以在日常生活,向孩子示範使用,例如當媽媽感到生氣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有點生氣,讓我一邊深呼吸,一邊觀察魔術瓶。嗯……我覺得舒服多了!憤怒都走開了!」這時父母也可以邀請孩子一同觀察瓶子。當然,除了在情緒出現時可以觀賞魔術瓶外,平日喜歡也可以拿出來觀賞喔!

情緒時刻
只要重複上述步驟,孩子下次出現情緒時,便很有可能使用魔術瓶讓自己平靜下來。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而忘了魔術瓶,父母可以溫柔提醒:「小寶寶,你需要欣賞一下魔術瓶嗎?」但要留意,情緒有不同強烈程度,如果是「十級地震」的話,不要說孩子,連成人也難 以控制,對吧?所以剛開始時,以輕微的情緒事件作練習,讓孩子得到成功感,也是好事!

錯誤使用
我們都有情緒,如果孩子未能在情緒爆發時使用魔術瓶,父母可以用其他情緒管理方法 (例如之前分享過的EARS模型)處理,但切忌以魔術瓶作懲罰,例如「你又發脾氣!望住個 樽五分鐘!」,以免孩子對魔術瓶產生厭惡感。 


作者:程衞強(Victor Ching)(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

感童身授|孩子的壓力【600期】


感童身授|我的孩子應接受評估嗎?【598期】


感童身授|餐桌上的手機【5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