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兒童學習語言 3大元素

更新時間:19:07 2021-11-10
發佈時間:19:08 2021-11-10

三歲的孩子或許無法自行開車、做家務、自行上學,就連把積木玩具按大小分類都難以完成;但在學習語言方面,幾乎稱得上是天才。根據語言學家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提出的普遍文法(Universal Grammar)理論,兒童語法的基本結構先天存在於大腦中,用以學習不同語言,但在後天仍需依靠環境進一步助他們學習,父母可根據以下 三大要素,讓孩子順利掌握 一門語言:

 

元素一:聲音環境??
根據語言學界的研究,不少在類似野生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如被父母狠心地關在暗無天日的閣樓或房子中,完全無法接觸語言,結果都是:失去構造語言的機會,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且通常終身如此。

 

 

由此可見,單憑先天的語言習得裝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無法建構完整的語音、單詞及語法結構,後天學習比先天能力更重要。故父母應在早期多為孩子輸入語言,令他們得到完整的語言習得過程。

 

 

元素二:母親式語言
雖然語言輸入是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單靠聲音並不足夠,聲音來源的質量亦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若大人能夠面對面與孩子談論眼前發生的事情,附上一些肢體語言,孩子便能表現得像個讀心者,猜出大人的意思;但若只讓孩子自說自話地在電視機前學習,除非孩子已懂得這門語言,否則他無法猜出角色正在經歷的處境及談論的內容。

 

 

另外,父母與孩子說話時可刻意放慢語速、誇張語調、說出的內容涉及眼前事物,均能讓孩子更易聽懂。而電視機中的語境複雜度,讓兒童無法聯繫生活,故亦難以透過電子設備學會語言。

 

 

元素三:父母的回應與自我實踐
語法的發展不依賴刻意練習及模仿,孩子說話時的語法信息只能來自父母的回應,再根據反饋,判斷自己的語法是否正確。若孩子因沒有說出正確語法的句子而受到糾正,或讓父母產生誤解時,他們便能逐步明白其語法運用出現問題。

 

 

這個過程中,兒童更像個自然研究者,被動地觀察其他人的語言,再得以糾正,從而像海綿一樣吸收正確的語言。因此,當孩子出現語法錯誤時,父母應及時糾正,再讓他們繼續大膽嘗試。

 

 

整理:本刊記者

 

 

資料來源:《The language instinct》,Steven P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