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秘笈】幼兒發展第二語言 良好語境成關鍵

其他
更新時間:22:19 2021-04-02
發佈時間:00:00 2021-04-01

566期親子王


近幾期的「關注幼兒疫下發展」系列,都有談及如何在疫情下發展幼兒的社交語言溝通等的能力,而當中聽到不少父母的回嚮指,以往都會讓幼兒出外或在學校學習英語,甚至別的語言,但在疫情停課下,幼兒少了這些學習外語的機會,到底父母可以怎樣做?


疫情影響學習成效


耀中幼教學院助理教授鄭婉薇博士指出,減少面授課堂無疑令幼兒的學習時間相對減少;他們少了機會發問、交流機會亦變少,學習成效亦因此受影響。不過,她亦指出,「縱使幼兒參與面授課堂的時間減少,父母若希望協助他們學習第二語言,原則在於營造一個面對面、適合學習語言的環境。父母若熟悉相關的第二語言,則可以參與幼兒學習的過程,協助他們學習,而在過程中,亦有助建立親子關係。」


三類選材助學習第二語言


那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幼兒發展第二語言?鄭博士指出,無論第二語言是英文,抑或普通話,父母都可以以「親子共讀」方式,彌補環境的不足,她更推介一些合適的選材,供父母作參考:


1. 繪本:適合三歲或以下幼兒。「因為多數繪本均以圖畫為主,父母可以透過圖畫鼓勵孩子發問,引導他們思考,從而透過互動過


程,提高孩子的閱讀和共讀的質量。」


2. 童詩:適合三至六歲幼兒。「能以朗讀形式培養孩子學習第二語言。而且畫面感強、韻律優美、用詞相對簡單,非常適合跟幼兒進行閱讀。」


3. 誦材:適合幼稚園學生。「韻律優美,適合朗讀,是一個簡單易明的媒介,幫助幼兒學習。」


電子教材亦有幫助


父母若擔心自己的語言水平或發音未及標準,坊間亦有電子教材可作輔助,如電子書及YouTube影片等,鄭博士更指,「給孩子多看電子教材,的確有助他們發展第二語言。」不過,她提醒父母,「年紀較小的幼兒側重於五感(Sensory)學習,能夠揭頁的實體書相對之下較為實用,而父母亦能借助說故事,以及就着故事情節和插圖,跟幼兒作互動。」


至於電子教材,則較適合年紀較大的兒童。「因為父母從中能夠創造一個互動的平台,提高電子書的使用效能。年紀較大的兒童亦能夠適當操作電子閱讀器,並在閱讀故事後發問問題,與父母互動,效能相對較大。」


但父母都會擔心,子女過分沉迷使用電子產品,故鄭博士建議父母,讓子女使用電子教材作輔助時,應留意:「要作時間限制,勿過度依賴;以及材料篩選上,要選擇較具公信力、備受推崇的讀物。」


Q&A


問: 有說幼兒不應學多種語言,說會出現混淆;但亦有說是可以的,只需要有些技巧。到底哪一說法才對?父母該怎樣做?


答: 針對幼兒學習語言,我們會說他們是有能力學習多種語言的。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就要留意究竟幼兒所學習的外語,在其日常生活中有否充足的語境,讓其學習後可應用得到。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尤其針對幼兒而言,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很強調一個元素就是語境,透過環境刺激,促進小朋友學習和運用語言。舉例一名小朋友,父母都是香港人,家中亦以廣東話作為主要溝通媒介,而同一時間他的學校能提供足夠的英語語境,讓其學習英語,這是很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相反,若父母很進取,希望孩子再學習第三種語言,但在評估孩子是否適宜時,父母要衡量有否足夠針對第三種語言的語境,給孩子去學習這語言之餘,亦能夠有機會運用得到,而後者是更為最重要的。


整理:本刊記者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父母都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彌補環境的不足。
父母都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彌補環境的不足。
電子教材較適合年紀較大的兒童用來學習語言。
電子教材較適合年紀較大的兒童用來學習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