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校規嚴謹學自主獨立 美國寄宿中學 課程具彈性

其他
更新時間:22:14 2021-04-02
發佈時間:00:00 2021-04-01

566期親子王


港人家長讓子女負笈海外,由於歷史原因,第一個想法很自然都是選擇英國,再來就是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然而,美國也有約三百多所寄宿中學,分布東西兩岸。本港很多曾往當地就讀寄宿中學或想子女日後向高新科技和金融業發展的家長,都會想把子女送往這類寄宿中學讀書。而這類寄宿中學有些更是在英國人統治的時候創立,發展出自己獨有的特色,課程多元具彈性,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並在高中已開始適應大學的學習摸式,為未來升讀大學打好基礎。


個案1 直資名校男生 赴美升學潛能得以發揮


Thomas(化名)本身在九龍區一所直資名校就讀中二,媽媽形容他當時的成績只屬中上,對讀書亦不大拼搏,然而她卻發現兒子很有生意頭腦。


中學已開公司賺錢


「他們男仔都愛打機然後儲存些特別的武器,他就利用這點開設了一間公司,聘請了一批台灣人幫他打機拿武器,再把那些特別的武器出售,


結果賺了七十多萬港元。」媽媽認為兒子有潛能可創業,Thomas亦坦言偶像是美國億萬富豪伊隆.馬斯克(Eton Musk)。「但礙於香港的讀書style(方式)可能不是太適合他,他在港的成績一直都不太標青。」媽媽坦言開始時想幫兒子轉讀IB課程,但後來想想還是出國讀書較適合他。


媽媽曾參考過英國寄宿學校的暑期課程,但覺得並不是太適合Thomas,「因他性格較反叛,最後還是揀了美國的寄宿中學。」當時媽媽給Thomas揀了些美國頂尖的私立寄宿中學。「說實在以他當時的公開試和學校成績,我們都沒有十足把握他會獲取錄。但升學中心教他在面試時要多表現自己,他就跟考官說自己的創業故事,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結果取錄了他。」Thomas最後成功入讀康乃狄格州一所著名的男女校。


創業計畫曾獲獎


Thomas完成香港的中三課程後往美國入讀Grade 10,相等於香港的中四。他形容在美國讀書有很多機會發揮自己:「我第一年去到就參加學校的Entrepreneur Club(企業家學會)。學會經常舉辦很多的創業比賽,要我們自己構思一個創業計畫,並實行出來,都試過拿第一名。」他曾設計一創業計畫,聘請泰國的工人,以循環再造物料製作肥皂,再拿到學校出售,賺到的錢捐給慈善機構,幫助有需要人士。媽媽笑言:「他到了美國讀書後,感覺他整個人都變開心。」Thomas在美國完成三年中學課程後,最後獲美國史丹福大學取錄。


個案2 由害羞變開朗 學校鼓勵多方面發展


Chloe(化名)在本地一所新開辦的直資學校讀書,一直以來她在STEM方面的成績都較突出,曾在奧數比賽中獲獎無數。但因爸爸有親戚移民到美國加州,爸爸亦想日後送女兒到當地大學升學,於是便幫她報名參加當地一所名為The Webb Schools寄宿中學的暑期課程。


暑期課程讓開眼界


回想參加暑期課程,Chloe坦言讓她體驗到學校出名的考古學課。「初次接觸考古學覺得很有趣,亦感覺好像找到自己的興趣,於是跟爸爸提議,說想入讀這所學校。當時我們都有飛往美國進行面試,最後獲學校取錄。」Chloe說:「參加學校開辦的暑期課程,對確認自己的目標很有幫助,亦讓我了解到學校的上課環境是怎樣,對學校有更深的認識,推動我想報考這所學校。而學校看到我曾來過上堂,印象都會好些。」


Chloe是完成香港的中二課程後,往美國升讀Grade 9,相等於香港的中三。她除了繼續朝STEM方面發展參加各類型的比賽外,更多了開放自己的機會。「以往我比較害羞,但來到寄宿學校後,Dorm Parent和老師都經常跟我聊天,討論一下我有何興趣。像知道我懂摺紙,會鼓勵我開辦工作坊,教同學和Dorm Parent的小朋友摺紙。我亦開辦過藝術展覽、Arts Club;參加過英文和畫畫比賽等,都有獲獎。」她自言美國學校生活讓她有機會作多方面嘗試,而今年她將要報考大學,打算報讀西北大學,並往科研方面發展。

















































































香港及美國中、小學學制比較



香港



年齡



美國



中六



高中



17歲



高中



Grade 12



中五



16歲



Grade 11



中四



15歲



Grade 10



中三



初中



14歲



Grade 9



中二



13歲



初中



Grade 8



中一



12歲



Grade 7



小六



小學



11歲



Grade 6



小五



10歲



小學



Grade 5



小四



9歲



Grade 4



小三



8歲



Grade 3



小二



7歲



Grade 2



小一



6歲



Grade 1



查詢增兩成 目標入讀長春藤大學


香港家長送子女出國,多以英國、澳洲、加拿大和新西蘭為主,一般甚少想到美國的寄宿中學,但睿教育創辦人兼教育專家Vivian Chui指出,近來多了家長針對美國寄宿中學的查詢。「以我們的中心為例,有關升幅增加約兩成。很多送子女往美國升讀寄宿中學的家長,子女多來自香港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如漢基國際學校、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書院等。家長的目標是讓子女日後入讀長春藤大學,理想的大學科目多是科技、政治、金融、經濟等,送子女往美國是想他們早些適應當地的學制;亦有些家長是美國傳統寄宿中學的畢業生,從祖輩起已在美國讀書,他們甚重視承傳,希望家族幾代人都能在同一所學校畢業,故想送子女進母校。」


寄宿中學多集中東岸


全美私立中學有逾萬所,寄宿中學約為三百多,當中百多所集中在東岸,主要為新英倫地區,包括由北至南六個州,分別為: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佛蒙特州、麻省、羅德島州和康乃狄格州。Vivian說,「稱為新英倫地區,因當年英國人到達美國時,就是在那一帶登陸,所以那裏有很多的寄宿學校,學習氣氛濃厚。」而在新英倫地區,Vivian又指,「被稱為Old Money的一批有錢人多聚居於麻省,所以那裏的寄宿中學最舊式、最傳統亦最有名;而康乃狄格州則屬New Money居住地區,也有不少後起之秀的寄宿中學的選擇。」


着重全人發展


Vivian指,香港家長選擇美國的寄宿中學,首先是因其着重全人教育。「學校要求學生讀書叻之餘,更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所以放學後學生都必定要參加運動、音樂或藝術方面的活動。」


其次是美國學校的上課模式,強調開放式討論。「他們稱之為Harkness Table,圓桌式學習。是由美國一所最古老的寄宿中學開始,現時很多寄宿中學都有跟從。」所謂「圓桌式學習」,是指課室內放有一張大圓枱,除了數學堂和科學堂外,其他課堂的老師都會跟學生圍着圓枱坐,而不是傳統的,全部學生對着老師坐,老師在教書、學生只聽課。「這種學習模式是希望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從討論中學習,所以學生要先作好預習,才能在課堂發言討論。又因為圍着坐,老師能看到每名學生,學生不能縮在最後不發言,故可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這種上課模式很像大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


家長最後是喜歡美國寄宿中學着重多元文化。「獲取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校園內會掛有不同國家的國旗,各國特別節日又會舉辦慶祝活動,讓學生能在多元文化下學習。」


「十校聯盟」


美國東北部又有十所私立高中,被稱為「十校聯盟」,當中包括有FB創辦人的母校和美國前總統布殊父子的母校。「該聯盟成立於一九六六年。聯盟內的學校皆歷史悠久,其取錄率低但教學質素甚高,而畢業生考進頂尖大學的比例亦高,因此『十校聯盟』又被稱作『小長春藤』。」Vivian指,「美國的寄宿中學不像英國的,沒有一個確切的排名,多以Advanced Placement(AP)的學科數量、學生進長春藤大學的人數作衡量,而這些學校的數目皆甚高。由於這些學校收取國際學生的人數有一定比例,每個國家都不會太多,如香港,可能一年只取錄最多三至四名學生,故競爭非常大。」


學制富彈性


由於是私立學校,美國的寄宿中學都可以自行制訂適合自己學生的課程,自由度較大。「課程亦會全面教授不同領域的知識,學生更可以就着自己的興趣和程度,自由組合不同科目,甚至有程度較高的學生,通過能力評估後,某些科目跳級跟高年級一起上。學校亦不會因學生人數少而不開班。」有些高中更提供大學課程,變相子女可早作準備。「如Advanced Placement(AP)課程,相等於大學一年級程度,通過相關考試,更可抵銷大學學分,縮短大學修讀學分的時間。」


提供多元活動


課外活動亦多元,有學校更提供多達二百多項活動,讓學生自由參與。「甚至學生有構思,想開辦某類型的學會或社團,如Linguistics Club(語言學會)、模擬法庭、探討同性戀平權等,只要有足夠理由,並湊夠人數,向學校申請,一般都可以。」美國學校的運動項目尤其出色,「像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袋棍球Lacrosse等,香港學生較少有機會接觸。亦有很多聯校比賽和地區比賽。學生若運動表現出色,可請教練撰寫推薦信,對申請大學會有幫忙。」


提供關顧服務


美國寄宿中學的宿舍,設有Dorm Parents或由老師擔任的Warden,類似舍監的角色,他們會跟家人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住在宿舍內,甚至另一半都在學校一起工作,以一個家庭為單位照顧學生。Vivian更指,「有學校會把一名或數名學生分配跟從一名導師,這名導師由老師擔任,像似Mentor般,經常跟學生見面,關心他們的學習進度、課外活動和學校生活等等,並給予意見。而家長選擇讓子女往美國升學,亦因學校有提供類似的關顧,尤其年青人更需要有這樣的人生教練,為他們作出指導,陪伴他們成長。」老師亦會一人擔任多職,「例如教英文的同時,又是足球教練和網球教練,讓學生看到老師都能發展多方面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模範Role Model。」


校規嚴格講求獨立


很多時父母都會擔心美國學校太過自由開放,子女容易學壞,不過Vivian強調,「美國寄宿中學校規非常嚴格,尤其傳統學校,若證實學生犯了嚴重過失,或成績太差、操行不達標,會不發警告信,直接勸退。」想讓子女報讀美國寄宿中學,Vivian建議家長,首先要衡量學生的成熟程度、自主獨立能力;「是否建談開朗、愛認識朋友、容易融入不同圈子;再來才考慮經濟能力、宿生比例、學校位置等等。否則硬要送他們出國,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結果適得其反。」


報讀前有何準備?


由於美國較少寄宿小學,亦不設父母陪讀簽證,故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在Grade 9才往當地升學。Vivian說:「若想往美國升讀寄宿中學,中一、二要開始作準備,例如報考TOEFL英語考試,滿分總分為一百二十分,一些要求較高的學校,會要求學生取得一百一十分或以上。」


此外,亦要報考「SSAT」。「全名為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分為四個部分,包括數學、閱讀理解、詞彙和寫作。報讀美國私立中學時,要出示相關的公開試成績,公開試不是每月舉行,若錯過了有機會影響取錄結果,家長和學生要留意。」


大部分學校會於每年的一月十五日截止申請,十至十二月家長和學生須親身飛往當地拜訪學校,並進行面試。「大部分學校不一定有筆試,個人陳述和面試變相很重要。」Vivian指出,個人陳述可提及過往最深刻的經歷,「例如怎樣了解自己、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科目和報讀原因等等。面試約為半小時至一小時。亦會面見家長,約十至二十分鐘,以了解家庭背景、教育理念、親子關係等。」


很多家長為顯示誠意,會親自飛往當地參觀學校,順便進行面試。「參觀加上面試,一所學校,約莫要花上兩個多小時。若同時報讀多所學校,可能要留在美國兩周或以上,還要穿州過省,故此絕對是整個家庭的付出,若然子女獲取錄,可算是一家人的成就來。」


文:馮淑玲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