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电影 「蜀山」探路

2021-04-01 00:00

疫情之困扰,剪不断理还乱,疫情稍退,百废待兴时,当然要抓紧时机。浪人剧场将于4月、5月一口气带来两个节目,其中一个,是久闻楼梯响的《一剑蜀山》,但该剧团艺术总监谭孔文先旨声明,「我不是在拍电影,《一剑蜀山》是剧场电影。」选址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放映,他的想法是,把大会堂「变成碧丽宫」!那不也是导演的情意结?

谭孔文不是第一次以剧场工作者身分,跟疫情打交道,2003年沙士一役,他便把刘以鬯的《对倒》搬上舞台,「当时也是观众得戴口罩进场。」至于《一剑蜀山》,更是一波多折,从去年5月、9月、今年1月,延至今年4月,形式也由剧场演出,改成剧场电影放映,苦恼失望难免,谭导演苦笑道,许多事情控制不了,「唯有调节心态。」

《一剑蜀山》灵感源自还珠楼主(李寿民)小说《蜀山剑侠传》,以及徐克电影《新蜀山剑侠》,最初定于去年5月作实体演出,奈何疫情来袭,演出不果,「去年1月、2月疫情爆发早期,大家都很惊慌,我们甚至有考虑要不要继续排练。幸好我这次身兼编导,随时准备作出修订。」他甚至写出了可让演员独立彩排的剧本,「如果发生任何事情,都可随机应变。」去年5月,首尝演出计画胎死腹中滋味的他,这边厢把作品延至9月演出,那边厢决定变阵,找来陈梓桓负责影像拍摄,本打算先把演出拍下来,让影像结合实体演出,后来9月仍然无法开演,导演痛定思痛,索性将之制作成剧场电影。

一旦转换成电影拍摄模式,制作也有变改,譬如选曲,「剧场版本,本来打算起用黄耀明、彭羚的《漩涡》,但拍成电影,选曲便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便重新创作一曲。」他又提到,做剧场作品,会让观者自由接收资讯,「但做电影,哪些重点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删走,导演要做『独裁者』。」他自嘲《一剑蜀山》剧场电影似怪胎,但作为「父亲」,他欣然接受,「是我去年的最大收获。一片疫情愁绪,我居然错有错着,把作品『一开二』。」保持乐观,看到正面,在逆境中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一剑蜀山》,既保留剧场节奏,也有电影调子,他觉得这个版本,有其生命力,值得在剧院放映,坚持不在网络播放,于是敲定以大会堂音乐厅作放映场地,贪其有沉浸式空间的气氛,计画今年1月公映,「想大家在沉浸式戏院看剧场。」没了3D影像,没了环回立体声,加上大会堂音乐厅的氛围,他笑言简直是「神还原」上世纪八十年代看午夜场的情景。可惜疫情反覆,1月的放映计画,依然事与愿违,谭孔文一行人收拾心情,再度排程4月让作品公诸于世,现在一切准备就绪,愿一切顺顺利利。

早前《一剑蜀山》试映,他们邀来各界友好,先睹为快,大家看戏后,不约而同认为该片有着强烈的怀旧主义,有的说前段有寺山修司影子,有的觉得以大量对白堆砌武侠情状,跟王家卫《东邪西毒》异曲同工,全都体现青少年时代深受电视剧、电视等影响的他的兴趣与口味,与其说《一剑蜀山》怀香港人的旧,「其实更像是怀自己的旧。」如果只在剧场看《一剑蜀山》实体演出,那些怀旧的质感轮廓,肯定没了。「《一剑蜀山》的剧场版和剧场电影版,是两个作品,后者有些东西,无法在实体演出复制出来。」把《一剑蜀山》拍下来,他就像回归青春期,以当时的触感,审视今天的创作,促成一场很有趣的时代交错,「是对过去怀缅的一次『返祖』,也更接近我的内心看法。」

这趟敞开了剧场电影新尝试,牛刀小试,谭孔文会否再接再厉?他笑说仍以剧场为本位,肯定不会转拍电影,然而若是剧场电影的话,他愿意再次「磨刀」,「一直以来剧场都被视为一种消逝的美学,其珍贵也在于此,但拍了《一剑蜀山》,我问自己,剧场美学是否真的没法被记录?有没有可能通过镜头保留现场感?是不是只能在剧院才能欣赏剧场演出?」他希望《一剑蜀山》不是自己唯一一次剧场电影创作。

《一剑蜀山》放映后,浪人剧场旋即推出十五周年演出——「浪人红白蓝」三部曲之第二部《红丝绒》,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上演,谭孔文除了是导演、文本、联合视觉设计,还是表演者。剧场还是那么的珍贵,特别是在距离隔阂时,无论如何,剧场见!

《一剑蜀山》
日期:4月16日(五)
时间:8:00pm
地点: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网页:www.facebook.com/TheatreRonin

文:黄子翔 图:浪人剧场、Fung Wai Sun、黄子翔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