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世间百态

2021-03-04 00:00

经过一年多的社交隔离,很多朋友都说自己心境从初期的焦虑旁徨逐渐恢复平静,多了时间陪伴家人之馀,有更多机会安静一点外观世界、内观自己。艺术创作本来就必须经过一个观察与沉淀的过程,过去一年,也许为艺术家提供了更理想的创作环境。

最初留意到雕塑家曹涵凯是在2015年的第一届《新艺潮博览会》,当时看到他一些半人半兽的陶泥雕塑,觉得非常有诗意,作品带点古代神话传说的神秘感觉,造型特别,但不诡异恐怖,反而愈看愈觉得他/它们有些面容纯真,不沾凡尘俗气,更像神话里的小精灵,也令人联想到戴上面具的舞台演员,现实与幻想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到了2017年第二届《新艺潮博览会》,才有机会与曹涵凯比较深入的聊天,记得他解释为甚么作品多是半人半兽的造型时说:「我在马来西亚长大,小时候在郊区见动物野兽比见人还要多,感觉动物有时候很像人。后来移居香港,在都市内当然见人比见动物多,慢慢又觉得人有时也充满兽性!」看似沉默寡言的曹涵凯,聊起创作变得相当健谈风趣。

曹涵凯出生于马来西亚,1997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主修纯美术(油画系),2004年定居香港,创作围绕陶艺、雕塑和绘画,近年得到艺术界广泛注意及藏家支持,作品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圣彼得堡等地展出,目前正在中环童窑展示厅举行的《佰态观相陶泥雕塑限时展》,是他首次香港个展,展出超过一百件大小作品,包括刚在今年完成的作品。作品有半人半兽、小丑、动物等,每个表情都不一样,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微笑,处理得细腻入微,特别是眼神和手的形态,可以看到他深厚绘画基础对陶艺创作的影响,包括在雕塑表面上的纹理,一般来说陶泥雕塑表面可以做得平滑,但曹涵凯会在部分作品表面刻出如波纹般的线条,加强了视觉效果。

也许与曹涵凯曾经参与舞台剧有关,他的作品给人印象是纵然大部分雕塑只集中在头部或上半身,没有其他元素衬托,依然充满动感和故事性。例如作品《三兄弟》,三个小丑表情和眼神暧昧,三人关系似有点尔虞我诈,耐人寻味,非常吸引,让人忍不住一看再看,是一组很精采的作品。小丑是曹涵凯作品中常见的主角,小丑的工作就是带给观众欢乐,但他们却未必真正快乐,小丑复杂的内心世界正好反映了人性内心的微妙情感世界,是曹涵凯探讨的主题:每个人是否带着面具做人,还是那面具才是真正的你?

另一个经常在他作品出现的形象是手,有些生长在头顶,也有手指上有人面的巨型手掌:「手掌就好像人第二块脸,变化多端,有时比面孔还丰富。不同的手势就有不同意思,要做得好是非常难。在创作中技术是基本功,只需要时间练习一定做到。反而创作灵感是不能逼出来的,这也是要靠自己寻找,没人可教,需要结合基本艺术知识、生活经验、心理状态、观察细微及思维沉淀磨练出来。这是我比较喜欢有诗意的作品之一,是描述手掌中的手指之间非常荒诞的关系,将每个手指头变为脸孔,彷佛好像互相沟通、寒暄、批评、指责,这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有没有想过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又何必分你我,让人产生反思及耐人寻味。」

曹涵凯去年参加了新艺潮主办关于新冠疫情的《+VE/-VE》展览,其中一件展品名为《继续进行》,是以黑陶创作的半人半兽形象,反映在疫情处于泰然的态度,更包含了对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的共同祈求。这个雕塑的感觉正好反映艺术家整体对艺术、生命的态度。曹涵凯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纯粹、专注的人,对艺术充满热诚,他曾经说过艺术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对自己作品是否符合「市场口味」不以为然,只是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中,一边创作,一边教学,宠辱不惊,对笔者来说,是一位相当具有深度及热诚的艺术家,很值得欣赏与支持。

在这个纷扰的社会里,在艺术与市场的夹缝中,曹涵凯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以双手与泥土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奇特的形象,每一个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在半人半兽的眼神中,在小丑似有似无的苦笑背后,静观世情。

《佰态观相陶泥雕塑限时展》
日期:即日(3月4日)至3月21日(日)
时间:11:00am至7:00pm
地点:童窑展示厅/中环鸭巴甸街14号
网页:www.tungyaoceramics.com

文:苏媛 图:由受访者提供
苏媛,一位业馀艺术爱好者,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学习东方文化和中国艺术,曾参与艺术拍卖、展览和出版等工作,研究范围以玉器和近现代中国书画为主,经常出没香港和内地的拍卖会与画廊,游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