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三叉神经痛 中医药疗效佳

2021-01-18 00:00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感觉缺失和运动传导障碍,多数于四十岁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

右侧三叉神经痛者比左侧者为多,95%的患者为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受累。本病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周期性发作的特点,病程较长,病情顽固,且反复发作,自愈者极少。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头风」、「面痛」范畴。《医学纲目》记载指,「王忧正,患鼻额间痛,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不开口,虽言语饮食亦妨,在额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这则病案是对三叉神经痛的临牀表现,颇为精细的论述。

风寒之邪侵袭阳明经络、高巅之上,唯风可达,风邪升发,易犯头面,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气血痹阻,遂致面痛。由于阳明火盛,邪热犯胃,循经上炎而致,正如《景岳全书》中所指,「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唯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其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素体虚弱,形体消瘦,或脾胃虚弱,纳食甚少,不能生化精微,津液来源不足,致使阴虚阳亢,虚火上升而致面痛。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区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多数认为由于三叉神经根受到机械性牵拉和压逼,主要病理变化为髓鞘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于小脑脑桥角脑膜瘤、三叉神经节肿瘤、血管瘤、蛛网膜炎等所致。

疼痛多起于一侧的上颌支或下颌支,眼支较少见。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呈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表现为刀割样、闪电样、撕裂样或烧灼样疼痛。每次疼痛持续数秒到数分钟。每天可能发作多次并逐渐频繁,在间歇期不痛。严重时伴有面肌的抽搐和结膜充血、流涎、流泪等症状,发作期中触及面部某些区域时,特别容易引起疼痛发作,例如上唇、鼻翼外侧、下唇及舌的边缘。患者常因此不敢刷牙、洗脸和进食。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呈持续性疼痛,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异常体徵,如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临牀诊断和鉴别诊断具重要意义。

细察辨证施治

‧风寒痹阻证

症状:一侧面部阵发性剧痛,痛如锥刺、刀割,痛处拒按,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面部受寒因素,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止痛。

针灸处方:攒竹、四白、下关、外关、合谷。眼支疼痛,加头维、鱼腰;上颌支疼痛,加颧胶、迎香、上关;下颌支疼痛,加颊车、夹承浆。

穴方简释:取攒竹,四白、下关为局部近取,旨在疏通面部经络气血;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可疏利阳明经气,配少阳、阳维之会外关,以祛风散寒解表,与局部穴合用,可通经止痛。

‧阳明热盛证

症状:颜面阵发性剧痛,如烧如灼,口渴口臭,烦躁易怒,便秘溺赤,遇风得热则疼痛更甚,苔黄而少津,脉象洪大或滑数。

治则:清泄胃热,祛风通络。

针灸处方:太阳、四白、下关、内庭、足三里。参阅「风寒痹阻症」,酌情选配其他穴位。

穴方简释:本方取太阳、四白、下关为局部近取,旨在通调面部经络气机。内庭穴为足阳明经荥穴,以清降胃火,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泻之可通降胃气,诸穴同用既可清泄阳明之火热,又可疏风通络而止面痛。

‧阴虚阳亢证

症状:颜面疼痛,遇劳则疼痛增剧,面色潮红,眩晕耳鸣,不思饮食,急躁易怒,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治则:滋阴潜阳,祛风止痛。

针灸处方:攒竹、四白、下关、风池、太溪、太冲。

穴方简释:本方取攒竹、四白、下关,为局部近取,旨在疏调局部气机;取足少阳、阳维之会风池,以潜阳熄风;取足少阴经原穴太溪,以滋肾育阴;太冲为足厥阴原穴,上病下取,以平肝潜阳。诸穴合用可滋阴潜阳、祛风止痛。

源于火热为患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一书中称本病为「面痛」,并言「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之类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实,久病多虚。」他所提出火热为患的辨证与治法,至今在临牀应用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刺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尤其发病初期疗效较为显著。在临牀治疗三叉神经痛时,不但从局部的病变着眼,还首先从患者整个机体情况出发,全面综合分析其病因、病机及脉证情况,予以辨证治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