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病人打溶血针后脑干出血亡 医生强调注射前已说明潜在危险
2018-07-10 15:29
54岁男病人2015年因血管栓塞入院求医,惟院方为病人注射溶血针后,病人出现脑干出血的情况,需要用仪器呼吸,并于7小时后死亡。死因裁判法庭今日起进行为期3天的聆讯,预计会传召9名证人作供。
死者谢家民的妹妹谢杏儿作供时指,谢于2015年3月19日约凌晨3时因心脏不适而到圣德肋撒医院求医,经急症医生确诊为血管栓塞。由于私立医院的治疗费高昂,谢于约凌晨5时被转送至伊利沙伯医院的急诊室求医,当时谢保持清醒,维生指数亦高。急症室主管医生为谢打溶血针治疗,惟谢注射后便出现心律不正常、口齿不清及手脚抽畜的情况,他于凌晨6时被送至心脏中心深切治疗部观察。
当时医生约于早上9时接见了谢的家人,告知他们谢的情况不佳,出现脑干出血的情况,治好的机会并不大。医生其后亦指谢因心脏栓塞需要打溶血针,但出现脑干出血则要打凝固针,两针互相抵消因此功用不大,并指100个打溶血针的人中会有2人出现脑干出血的情况。而当时谢已经双眼反白、需要依靠仪器呼吸,并于中午12时半左右证实死亡。
当时为谢进行急症治疗的急症室医生梁屺瞻作供时指,一般而言治疗心脏栓塞的方法有两个,其一是注射溶血针,其二是进行「通波仔」手术。但由于全港只有玛丽医院可以24小时提供手术,而当时谢的情况不容许转院,加上院方亦没有相关的机制和运送措施,因此溶血针是唯一选择。梁续指,谢于注射前的下压超过110,属相对禁忌症,因此注射的风险相对较高,惟梁亦强调自己当时有清楚说明注射的潜在危险和并发症,而出现脑出血的可能性占0.9%。
法庭记者:陆晓乔
建立时间:10:34
更新时间:15:29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