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重建历时20年 原区安置成最大挑战 宜采新型建筑缩周期
2024-12-10 12:24
彩虹邨重建方案终于出炉,根据房屋署向黄大仙区议会提交建议,楼龄逾60年,涉及11幢楼宇的彩虹邨将分三期清拆,受影响住户约1.8万户。房屋署预计重建后可提供约9200个单位,较现时约7400个单位增加约1800个单位。
第一期受影响的住户最早将于2028年迁出,而新彩虹邨最后的第三期重建工程预计于2048至2049年完工,即整个重建计划历时20年,至于具体重建方案仍有待房委会正式宣布后才落实。
料提供约9200个单位
彩虹邨地理位置优越,是九龙区早期兴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但是,由于彩虹邨邻近旧启德机场,早年兴建时受到楼宇高度限制,邨内楼宇最高为20层,而重建后预计新楼宇可达50层。笔者相信重建将用尽地积比,既能增加整体公屋供应量,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能腾出部分用地,改善彩虹交汇处及邻近一带的道路交通及行人网络,以缓解区内长期存在的交通挤塞问题。
然而,由于考虑到重建工程将持续20年,当局应积极采用新型建筑方式,以缩短建筑周期及降低成本,并且尽量减低对地盘附近屋邨居民的影响。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房委会目前正进行11个高龄公共屋邨及工厂大厦重建项目。
其中包括早前已经落实的南区华富邨重建计划,以及明年将公布西环邨及马头围邨的重建方案。随着香港公共屋邨持续老化,出现石屎剥落、钢筋外露和渗水等结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日久失修都令维修开支庞大。
根据2023年房屋署资料,目前全港约有25.8万个楼龄为36年或以上的房委会公屋单位,占公屋总数三成的以上,未来将会有更多公屋面临严重老化问题,可见重建高龄公屋刻不容缓。然而,公屋重建面临最大挑战是原区安置,特别是旧区中长者住户占比较高,以彩虹邨为例,有约三成的住户年龄超过65岁,因此须拨出同区单位安置受影响居民,让他们更顺利适应新环境。
笔者认为政府应制订全面的公屋重建时间表,评估潜在的高龄公共屋邨发展潜力,并把握迁置资源的时机,将部分新建的公屋资源作安置屋邨,以持续有序推进重建公屋。
赵锦权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及环球董事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