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口流动增 移民政策与全球化|公民视野
2025-03-08 14:00
公民视点
加国收紧国际学生签证
香港中六学生完成DSE文凭考试后,总有不少毕业生会打算到外国留学,体验异地的学习及生活模式。然而,英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等相对热门的留学国家,最近不约而同收紧移民及签证政策,其中一个重点对象便是国际学生。
以加拿大为例,移民部长米勒去年年初便为海外本科生的签证申请设置限额,亦拒绝为私立院校毕业生发放工作许可,颠覆加国一直以来对外来人口展示包容的亲善形象。去年9月,米勒再表明今年将会再削减国际学生的许可资格,增设关卡阻止硕士生的配偶获得工作许可,并承诺打击国际学生造假申请难民庇护的现象。
移民涌入恐争夺资源
根据加拿大2021年官方统计显示,当地接近四分一人口都是移民。近30年间的全球化急速推进,国际移民占全球人口比例在1980年只有百分之二点三,在2020年增加到百分之三点八。
收纳移民一方面为国家带来经济资本,但这些国家亦要考虑到移民涌入后,对房屋供求、文化差异、工作及就业机会等问题或许会构成压力,导致民意反弹,反过来带来另一道管治难题。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一股反对移民抢夺资源的思潮在这些发达国家里慢慢浮现。其中一些势力尤其担心异域文化将会渐渐形成主流,冲淡他们这批「原居民」的文化特质。
过去有不少声音质疑海外留学生以「求学为名,打工为实」,又或者以此视为申请永久居民身份的捷径。面对反移民的声音,政府理所当然要收紧有关门槛作为对策了。
延伸阅读:UBC学校附近租房太贵 加拿大华裔学生搭飞机上学
公民思考
藉着有关收紧移民政策的新闻,我们可以思考一些全球化议题:
- 过去几十年,主流声音似乎普遍认同并拥抱全球化有关「融合、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及精神。不过,在近十年间,越来越多声音质疑这种强调开放的态度,并且批评外来移民会引进文化及经济冲击,影响「原住民」的利益。这种变化是甚么时候出现的?
- 它们成形的原因是甚么?
- 你认同它们的理据吗?

公民素养
「移民」(migrant)没有统一的定义。参考联合国辖下的国际移民组织的说法,移民包含国际移民及国内移民两个面向。但凡一个人迁离其惯常住所,无论他们的法律地位、自愿或非自愿性质、迁离原因及停留时间,都被视为广义的移民。
文:冯嘉诚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讲师、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博士候选人(本专栏由EDUTION NETWORK统筹供稿)
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
特朗普2.0|宣称最快周五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徵收250%对等关税
特朗普2.0|反覆无常说成「交易的艺术」 美媒轰政府变混乱来源
美大徵关税料推高能源及车价 北美供应链势重挫 加国部长轰「双输」
加籍马斯克任特朗普顾问损国家利益 加拿大15万人倡撤销公民身份
紧移民政策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