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爱︱东江纵队的英雄壮举:秘密营救文化人
2025-03-09 08:00
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资助新界青联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港」不完的爱 — 青年正向思维计划,以国家安全和爱国爱港的传承为主轴,让青年透过参加昔日东江纵队和香港警察的各项活动,帮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确价值观,加强国民身分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说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参与青年在活动后所撰写的感受: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于日军侵略之初,日军随即展开了对知识分子的大规模追捕行动。于是就出现了秘密营救文化人行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秘密大营救开始,香港各地纷纷出现了秘密的庇护所,由热心人士自发成立,收容并照顾著这些知识分子,与此同时,地下游击队也迅速策划了一场精密的营救行动。
在严密的保护下,东江纵队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秘密营救行动,他们跨越种种难关,越过日军的岗哨和搜查、土匪的干扰,陆续将文化人从日军严密封锁的下转移到了东江纵队控制下的安全地带。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们,通过游击战,包括麻雀战、围困战、破击战、袭扰战、伏击战袭击战,来进行秘密营救、庇护,成功保护了香港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先后救出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 ,无人被遗留。这次的英勇事迹,不仅让香港的文化根基得以延续,更成为香港人民抗日精神的写照。
根据统计,这次行动中,被营救的知名人士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等。此外,营救队伍亦营救了少数国民党军政官员家属和其他知名人士,包括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夫人上官贤德、南京市长马汉超的夫人和妹妹、电影明星胡蝶等。
东江纵队的这些行动体现了爱国情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以生命去捍卫民族瑰宝,成为可歌可泣的英雄。我们应该牢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铭记这些英雄的壮举,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撰文﹕圣公会莫寿增会督中学杨心蕾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