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网络欺凌:帮助受害者的「法宝」|教研并进
2024-12-14 12:13
随着互联网发展,利用网络有意并重复地伤害别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常见的网络欺凌方式包括:1. 「改图」,即丑化受害者照片;2. 向受害者发送侮辱、粗俗、骚扰或威胁性的讯息;3. 散播不实讯息来激起公众的愤怒,通过「起底」或「人肉搜寻」,在未得到受害者的同意下公开其个人资料,例如电话号码、地址等,甚至试图让其他人去骚扰受害者。这些行为使受害者的精神健康受创,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有研究指出,曾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自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或以上。
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人都手机不离手,网络欺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即使受害者转校搬家,网络欺凌者还是可以利用社群媒体关注并继续攻击。此外,网络匿名使欺凌者能隐藏真实身份并使用「网名」,甚至让他们产生能逃避责任或惩罚的错觉。
与面对面的欺凌不同,网络欺凌传播得更快,甚至可能被无数人分享转载,让受害者倍感痛苦。
在动画《多啦A梦》中,每当胖虎欺凌大雄时,多啦A梦总会带着神奇法宝介入并还击胖虎。那么,当网络欺凌发生时,网上的旁观者又会否帮助受害者呢?又有哪些「法宝」可应对网络欺凌呢?
「过来人」更愿施援
笔者的研究团队收集了来自7间中学共817名中学生的问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社交技能较强、具备较高同理心、抱有支持受害者的观点,以及更了解甚么是网络欺凌的学生,更倾向对网络欺凌受害者伸出援手。令人惊讶的是,曾遭受网络欺凌或有抑郁症状的中学生亦更有可能提供帮助。曾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可能正是明白被欺凌的痛,所以他们更愿意伸出援手,就如一首旧歌歌词写道:「受过伤先知道要坚强」。有更多抑郁症状的学生也可能更容易察觉受害者的情绪困扰、同情受害者的遭遇,从而更愿意提供协助。然而,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厘清抑郁症状、曾受网络欺凌经历与帮助受害者之间的关系。
此研究结果为应对网络欺凌提供了一些启示。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同理心以及社交技能,既减少网络欺凌行为,亦鼓励学生在适当时候挺身而出。此外,学校可以通过研讨会、角色扮演工作坊、讲座等等,帮助青少年辨识网络欺凌、评估其危害、加强他们对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我们亦可与学生分享跟网络欺凌相关的法例,如《2021年个人资料(私隐)(修订)条例》已生效,一些网络欺凌的行为如「起底」可能违法,使学生得知网络欺凌的严重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让学生学习有效帮助受害者的策略,推动他们采取实际行动。
微不足道的「善意」
来自22世纪的「多啦A梦」拥有神奇法宝来帮助大雄面对欺凌,现实中,应对网络欺凌只需我们简单的行动。在看到网络欺凌时,我们可以说:「这样说会伤害别人」,明确地指出行为的伤害性并使其更可见。其次,从法律或社会规范层面指出网络欺凌的后果,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文明的社会中,你不能这样说。」这样可以教育网络欺凌者意识到法律及社会规范,也可能吸引其他人加入帮助受害者,从而制止网络欺凌。
此外,我们可以中断或改变话题,例如与其他人一起发布积极正面的帖文和图片,藉着冲洗掉网络欺凌者的不当言论去支持受害者。我们亦应善用社交媒体或论坛上的「举报」功能来阻止或消除这种行为。
网络带来方便快捷的交流空间,然而,我们发言前都应该先停一停、想一想。比如在发布一些可能伤害到别人的图片或言论前,问一问自己︰「是否真的要这样做?」最后,我们也可以有礼貌地留言支持受害者:「别怕,我们都在」,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及在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Acts of Random Kindness, ARK),可能是拯救下一个网络欺凌受害者的救命「方舟」。
文: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梁雅文;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讲座教授(数据分析及多元教育)、数据分析及评估研究中心总监赵明明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延伸阅读: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