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经理:建船时下属推算稳定性出错

2025-05-10 00:00

财利船厂时任工程部经理供称,在建船时下属曾就船只的稳定性推算错误。
财利船厂时任工程部经理供称,在建船时下属曾就船只的稳定性推算错误。

120多名港灯员工及亲友于2012年的国庆日晚上,登上「南丫四号」出海观赏烟花后遭港九小轮「海泰号」撞穿沉没,39人仅在数分钟内葬身大海。死因研讯昨续,负责建造肇事两艘船只「海泰号」及「南丫四号」的财利船厂,其时任工程部经理供称,在「南丫四号」建船时下属曾就船只的稳定性推算错误,海事处一方质疑为何没有核实数据时,他明言「我信佢啲calculation(计算)」,又指自己「无时间再计」,直言「海事处都批咗嗰啲数」。曾任财利船厂维修部工程助理另供称,「南丫四号」交船给港灯后,救生设备年检由港灯自行安排进行。  

时任财利船厂工程部经理张泉佑庭上供称,船厂收到造船定单后,绘图员会制作图则后交给海事处审核,海事处主要关注船只的救生设备及消防系统等,要求他们修改图则时「用红笔划咗,圈咗」。
05年作改动 升高压载物

张忆述「南丫四号」在1995年建造时,他因移民一度离开财利,在1997年后才再度返回财利。1998年港灯来信要求改善「南丫四号」的稳定性,张因此指示绘图员张福初重新计算数据,「张福初计,佢俾我睇,我觉得无大问题,就俾海事处审批」,终在「南丫四号」的船体底部尾板放置8.25吨铅的压载物。

张提及「南丫四号」曾在2005年再作改动,将先前加入的压载物升高,避免海水浸着压载物,该改动获海事处批准,惟张不知是谁要求升高压载物,「相信系船东同维修部嘅联络」。翻查2012年10月的调查委员会报告显示,在「南丫四号」加设铅压载物并将其升高之举致「船尾迅速沉没,直至触及海床,船身才停止下沉,而船首与海面形成锐角」。

调查委员会报告另提及事发时「南丫四号」的乘客座椅等脱离,张昨被问及财利船厂会否负责船只保养,包括救生设备等时,张指「应该系船东自己负责」。张解释建造新船时,财利船厂有责任检查座椅固定、螺丝松紧等情况,其后海事处派人员检查「摇下张凳紧唔紧」,惟「交船后就系船东责任」。张续提及,新船交给船主后,船主每年都要向海事处申请续船牌,「有验船官睇救生设备齐唔齐」,经海事处检查后才能获发新一年的牌照,故海事处会作最后把关。

报告亦提及事故发生时海水迅速涌进「南丫四号」的油箱房等,揭发油箱房和舵机房之间舱壁上的通道口没有装设水密门,因此舵机房亦在瞬间淹浸。张在庭上被问及为何没有装设水密门时,张指当时短暂离开财利,相信设计部在1996年初步造船时,错误计算破舱稳性,将油箱房和舵机房分开计算,惟两者本该合并计算,海事处当时却批准了该错误图则。
相信电脑软件「无去核实」
 

海事处一方问张泉佑在1998年为「南丫四号」增加压载物时,是否有再次计算破舱稳性。张再指破舱稳性由张福初计算,「张福初有同我汇报,我有睇过佢嘅计算」,惟他则「无时间再计」,明言相信张福初的计算,因此都是根据旧有的数据检查。张泉佑被问及有否发现旧有数据出错时,张承认「我无留意到」,直言「海事处都批咗嗰啲数」,张指「我尽咗力去check(检查)过,最终俾海事处把关睇」。张被问及在2005年升高铅压载物时,他有否再检查稳性的数据,张则指当时财利职员郭庆贤用电脑软件「Auto HydroPro」计算数据,张指「我都唔识用」、「无去核实」及「Auto做出嚟,我就好信」。

案件编号:CCDI-1075-1113/2012(MC)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